“沒想到在家門口能有這么好的公園!鍛煉健身、公園遛彎、看話劇、借圖書樣樣都有?!奔易”本┗佚堄^地區的牛女士所說的公園,正是去年建成開放的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這座“長在社區生活里”的公園,集體育、文化、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有效彌補了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文體設施空缺。
回龍觀和天通苑兩個超大社區,占地約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80萬。曾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但也一度因規劃滯后、配套缺少、人口膨脹等,成為城市治理的難題。
破解難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開車不堵、地鐵不擠、雨天不淹、辦事不等、就近有就業就診、有地下棋聊天、有地跑步遛彎兒、有地停車,在2018年開始的兩輪回天行動計劃中,居民的“愿望清單”轉化成了240個重大項目,個個落在實處。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在一次次問題的解決中,回天地區也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之路。
“聽、問、查、辦、訪?!被佚堄^街道金域國際社區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陳東巖,帶領社區打造“金域良言”協商議事品牌,解決百姓煩心事、難心事;東小口鎮入戶發送“有事請找我”服務群眾聯系卡,直接點對點聯系2000多戶居民……2022年以來,北京昌平區積極探索“回天有約”基層協商議事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推動構建“小事大事都能議、遇到難處齊出力”的共治氛圍,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為民服務沒有終點。從“治大城市病”到“謀高質量發展”,百姓每年都能看到新變化,一座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幸福家園正在京城北部拔節生長。(董兆瑞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