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近兩日,國際金價持續上揚。從現貨黃金價格來看,Wind數據顯示,9月12日,倫敦金現盤中觸及2560.12美元/盎司,創歷史新高,日內漲幅達1.88%。9月13日,現貨黃金繼續保持向上勢頭,盤中突破2570美元/盎司。截至9月13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稿時,倫敦金現最高漲至2571.05美元/盎司,續刷歷史新高。
對于黃金價格的不斷向上突破,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一方面,近期美歐央行頻頻釋放鴿派信號,美聯儲9月份議息會議正在臨近,投資者普遍預計9月份美聯儲將降息25個基點,且近期有官員表態可能考慮降息50個基點;另一方面,美國8月份勞動力市場表現略不及市場預期,且7月份新增非農數據被大幅下修。
在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看來,黃金價格走強的推動力來自三方面。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全球范圍內新一輪降息周期啟動,尤其是美聯儲大概率于9月份開啟降息周期,歐央行年內已降息兩次,意味著全球流動性將重回寬松,為金價上漲提供了重要動能。二是隨著美歐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放緩、利率回落、資產價格高位承壓,西方投資者避險需求重新上升,相關資金或由過去幾年凈流出黃金市場轉向流入,給黃金價格上漲帶來新的動力。三是受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蕩加劇,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加速的影響,主要央行購金需求或仍偏強,也有利于金價的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的最新官方儲備資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8月末,我國央行黃金儲備量為7280萬盎司,與7月末持平,這已是我國央行連續第四個月暫停增持黃金。
明明認為,我國央行短期仍可能繼續暫停增持黃金。前期我國央行購金力度較大,已經在金價較低的時候購入較多黃金;當前金價已經處于歷史高位,央行在購金過程中預計也會更加謹慎。
“我國央行短期有可能繼續暫停,但中長期對黃金儲備的重視和增持趨勢或并未改變。”伍超明表示,一方面,當前金價處于歷史高位,央行或出于控制成本和不助漲市場投資風險的考量,放緩購金步伐的概率較大;另一方面,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大格局未變,黃金避險資產的戰略地位依然穩固,為進一步優化、平衡資產儲備構成,央行仍有一定動力適度增加黃金儲備。
展望金價后期走勢,業界普遍預計仍有上漲空間。明明認為,首先,當前僅僅是美聯儲降息周期的開始階段,預計后續美聯儲將多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金價有望持續受益于美聯儲降息進程;其次,美國經濟仍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尤其是勞動力市場的疲態難以在降息后立即扭轉;最后,全球地緣政治波動的風險仍在加劇,預計金價有望受益于全球投資者避險情緒的持續升溫。
伍超明預計,黃金價格將維持高位震蕩、中樞緩慢抬升的概率偏大。一方面,未來美聯儲降息、美元指數走弱、美債利率走低、地緣政治風險加大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增加均對金價形成重要支撐,黃金價格中樞波動抬升概率偏大;另一方面,隨著美元指數回落,亞洲地區經濟體“資產荒”和貨幣貶值壓力有望緩解,部分亞洲投資者短期獲利回吐可能會一定程度削弱黃金價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