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二號坑“考古現場發掘與保護平臺”。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趙竹青)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獲悉,近日,秦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遺址保護研究國際會議發布了秦兵馬俑一、二號坑現場應急保護實驗艙及考古發掘平臺建設成果,宣布秦兵馬俑一號坑“現場應急保護實驗室”、二號坑“考古現場發掘與保護平臺”正式投入使用。
秦兵馬俑一、二號坑現場應急保護實驗艙及考古發掘平臺系統包含艙內環境調控系統、專用照明工作系統、工作記錄系統、文物信息采集系統、文物吊運裝備、文物專用定制裝備等,可為考古現場發掘與文物保護提供實驗分析與修復、環境監測與調控等能力保障。
“秦兵馬俑二號坑在1994年第二次發掘時曾經出土大量彩繪跪射俑,因而此次系統研發格外重視解決出土兵馬俑的色彩留存及保護問題。”據承建方電科芯片專家介紹,整套系統可實現文物從發掘到存儲的全流程自動化對接,保障文物從出土環境向文物庫房保存環境的平穩過渡,開創了秦兵馬俑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