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冀川)9月27日,國家數據局就《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總體要求中,《意見》提出,到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數據產業結構明顯優化,數據技術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數據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催生一批數智應用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涌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企業,數據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區域聚集和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加強數據產業規劃布局
數據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布局對于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關鍵作用。《意見》在加強數據產業規劃布局方面提出,優化產業發展結構、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數據產業區域聚集三項措施,并設立專欄,明確數據技術和產業重點支持方向,具體有:
數據采集。推動基于5G、物聯網等技術的數據實時采集方式創新,支持高精度數據采集、合規采集、自動識別采集等采集技術創新,提升數據采集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數據存儲。加快發展閃存存儲,推動湖倉池一體、數據編織、數據壓縮等技術創新。支持面向數據分類分級管理使用需求,提供全棧數據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
數據治理。推動數據清洗、數據加工、數據標注、數據集成等業態發展,創新數據開發治理一體化模式,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化數據處理、數據標注、模型構建、預測分析等領域的應用。
數據分析。大力發展云計算、邊緣計算,推進商業智能、數據引擎、數據融合、數據可視化、大數據平臺等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支持機器學習、預訓練大模型、深度合成服務算法等迭代創新。加速向量數據庫、多模態數據分析等實時檢索分析技術突破。
數據交易。發展數據流通交易市場,培育數據經紀、數據托管等新業態,提高第三方服務機構專業服務能力。
數據應用。深化產業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數據應用,培育“數據即服務”等數據智能應用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支持大模型應用創新發展。大力支持重點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
數據安全。支持數據加密、防勒索、容災備份、數據冗余等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加強多因子身份認證、端到端加密、零信任安全等技術創新,加快突破數據空間、區塊鏈、隱私計算、匿名化等數據可信流通技術,發展數據安全監測預警、數據合規檢測、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服務業態。
數據基礎設施。推動智能芯片、服務器和存儲器等持續迭代創新,發展通算、智算和超算,加快網絡、算力、數據流通利用、數據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
培育多元經營主體
多元化的經營主體能夠帶來不同的市場視角和競爭策略,從而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數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此,《意見》提出培育多元經營主體,明確了六項具體措施。
培育數據資源企業。支持企業依法依規對其合法獲取的數據進行開發利用,培育一批貼近業務需求的行業性數據資源企業。鼓勵企業間按照市場化方式授權使用數據、共同分享收益,推動企業跨行業發展。
做強數據技術企業。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培育一批面向數據采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的技術創新型企業,重點支持原創性引領性數據科技創新發展。
扶持數據服務企業。支持企業面向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重點圍繞業務咨詢、交易撮合、合規評估、金融服務等方面,培育一批數據服務企業,發展數據流通交易新模式新業態。
做優數據應用企業。支持企業面向“智改數轉”、新興產業和全域數字化轉型需要,創新應用模式,更好發揮數據要素價值,賦能產業發展,培育一批深刻理解行業特征、高度匹配產業需求的數據應用企業。
發展數據安全企業。支持企業面向數據大范圍、高速度、高通量流通的發展趨勢,研發智能化數據安全產品,大力發展數據可信流通技術,培育一批滿足高水平動態安全需求的新型數據安全企業。
壯大數據基礎設施企業。支持企業面向數據安全可信交換、高效流通利用,創新基礎設施服務解決方案。聚焦一體化算力、公有云、數據空間和低代碼平臺等,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基礎設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