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10月29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魯頌賓在北京證券交易所承辦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上發表講話。
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魯頌賓表示,北交所致力于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近年來在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集聚一批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北交所現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業占比超八成,民營企業占比近九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一半。
二是構建一套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安排。市場準入精準包容,支持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及未盈利企業上市發展。持續監管貼合實際,平衡中小企業規范成本。交易機制多元便捷,引入做市交易機制,近期推出北證專精特新指數,完成“920”新代碼切換。
三是營造共建共享的市場生態。主動引導各方貫徹普惠金融理念,九成以上上市公司進行分紅,市場合格投資者總數近950萬戶,公募、創投、QFII等積極參與,努力打造企業愿意來、中介愿意參與、投資者愿意投的良好局面。
四個維度加大工作力度
魯頌賓表示,去年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文件發布實施以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得到全方位重構,也為“十五五”時期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下一步,我們將在證監會的領導下,深入謀劃“十五五”時期北交所、新三板市場建設思路與舉措,重點從四個維度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建設再上新臺階。
第一,功能更加完善。聚焦“十五五”時期重點任務,統籌各層次市場建設,落實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力度。一是更好發揮北交所支持科技創新作用。持續研究優化北交所上市標準體系,提升上市審核制度的適應性和精準性,不斷完善并購重組制度工具,引導金融資源向關鍵核心科技領域聚集,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二是夯實新三板規范培育功能。研究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差異化制度安排,深入推進三四板制度型對接,提升功能和吸引力,著力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三是豐富北交所債券市場產品體系。推進政府債常態化發行,拓展信用債市場功能,圍繞落實國家戰略推出更多債券品種,推動更多科創債、綠色債等專項債典型案例落地。
第二,基礎更加穩固。堅持強本強基,促進投融資兩端協調發展,不斷提升市場內在穩定性。在融資端,著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嚴把上市準入關,強化持續監管,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推動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強化規范發展意識。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做優做強,引導有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分紅、回購等方式回報投資者。在投資端,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落實《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推動設立更多主要投資中小市值股票的公募基金產品,做好對社保、保險、企業年金等各類資金投資北交所的針對性服務,不斷優化市場資金結構。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堅決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增強投資者信任和信心。
第三,服務更加友好。積極回應市場訴求,持續完善市場產品制度、服務體系和技術系統。一是優化產品制度供給。持續推進北交所指數體系建設,加快推出北證50ETF,研究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不斷提升投資交易便捷性。二是完善市場服務機制。優化溝通走訪機制、政策培訓機制、監管傳導機制、多方協同機制,提升市場服務標準化、透明化、規范化水平。三是努力打造數字化智慧型交易所。深刻把握科技發展新趨勢,推動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技術系統創新引領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科技監管能力、市場服務能力。
第四,生態更加開放。堅持開門辦市場的理念,更好發揮交易所平臺作用,加強與各方的協同配合,集聚合力營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良好生態。一是深化與政府部門的協同。優化與發改、工信、科技、國資等方面的溝通機制,共同做好專精特新等優質科創企業培育工作。加強與地方政府產業基金合作,強化精準對接服務。二是做好與市場機構的對接。貫徹普惠金融理念,持續強化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參與北交所市場的正向激勵,引導其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服務力度。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協同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發展。三是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主動融入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不斷拓展深化國際交流,逐步探索完善企業、投資者、產品等方面的對外合作,穩步提升市場國際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