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武斌)永泰能源10月29日晚發布2025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28億元,利潤總額7.15億元,歸母凈利潤1.9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4.50億元,經營狀況穩健且現金流良好。
迎峰度夏再發力,單季電量創新高
公開資料顯示,永泰能源主要從事煤炭、電力、石化、儲能等能源產業,主營業務形成了煤電互補的綜合能源產業格局。三季度,公司所屬電力企業緊抓夏季用電高峰,累計完成發電量135.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5%,創單季度發電歷史新高。
各電廠表現亮眼,屢破紀錄。其中,張家港沙洲電力8月單月發電量首次突破20億千瓦時,三季度累計發電58.94億千瓦時,月度和季度發電量均創歷史新高,其第一、二期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在江蘇省內同類型對標電廠中位列第一。裕中能源三季度月度發電量均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7月發電15.62億千瓦時,創單月歷史新高,百萬千瓦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位居河南省對標電廠第二。周口隆達7月完成發電量7.25億千瓦時,日月季均創歷史最高紀錄,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和負荷率在河南省22家同類型統調機組中排名第一。
在設備治理與技術升級方面,永泰能源持續加大投入,推動機組性能顯著提升。報告期內,張家港沙洲電力通過專項治理使設備缺陷數下降65.53%,消缺率與及時率創歷史最優;裕中能源積極探索百萬千瓦機組改造,預計深度調峰期間單機供汽能力可實現翻倍;周口隆達成功完成機組10次最大容量測試,同時完成密封油抽真空系統改造。
海則灘項目建設加快,打造增長新引擎
電力業務再創新高的同時,永泰能源也在持續鞏固煤炭主業。報告顯示,公司正全力加快推進海則灘煤礦建設,目前各項工程順利推進。項目將于2026年下半年投產,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據悉,海則灘煤礦項目井田面積200平方公里,擁有煤炭資源儲量11.45億噸,煤種主要為優質化工用煤和動力煤,平均發熱量6500大卡以上,具有資源儲量大、煤種煤質優、建礦條件好、預期效益高等諸多優勢。截至9月底,項目成巷12300余米,已完成井下二期總工程量的70%,土建工程及安裝工程將根據礦建工程需要正常推進。
永泰能源表示,項目計劃于2026年6月底首采工作面完成安裝,7月初開始試采出煤,年底形成第二個工作面;2027年一季度進行聯合試運轉,實現當年投產即達產。
與此同時,公司所屬煤炭企業以效益提升為核心,扎實推進智能化礦井建設、全系統煤質管控與降本增效等工作,經營韌性與發展質量得到同步增強。數據顯示,三季度,公司所屬煤炭企業通過系統施策,精煤回收率環比提升1.05%。
以創新驅動賦能,構筑技術“護城河”
近年來,永泰能源憑借技術創新在儲能業務核心技術、電堆產品及創新積累上持續突破,核心競爭力與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
9月,永泰能源所屬新加坡Vnergy公司成功研發第一代正極固體增容材料,突破釩液流電池電解液成本高、溫度適應性差、容量提升難等“卡脖子”問題,為行業帶來新一代解決方案。據悉,該材料不僅可將正極電解液成本降至傳統方案的40%至60%,還可將原有系統工作溫度區間從10℃至40℃擴大到5℃至70℃,并完全兼容現有釩電池電堆系統,實現“零改造升級”。
此外,公司電堆產品持續迭代,自主研發的1.2代32kW電堆產品于2024年4月取得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級檢測認證,并于2025年9月完成升級迭代。
在9月召開的CFE2025第五屆中國液流電池儲能大會上,永泰能源所屬張家港德泰儲能裝備有限公司榮獲“2024–2025年度中國液流電池儲能創新突破獎”,首席科學家賈傳坤教授榮獲“2024–2025年度中國液流電池儲能科研/教育先鋒人物”。截至2025年9月末,永泰能源累計擁有儲能專利技術26項,為公司在儲能領域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