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方式的革命。從傳播的方式來講,傳統媒介是一種線性的傳播,受到時空的限制。傳統媒介在傳播方式上各有其優劣,如報紙攜帶比較方便,易保存,對事件的評論深刻而全面,但是信息量相對較小,時效性要差些。電視給人強烈的現場感,但是轉瞬即逝,收視上又受到時間的限制。而“新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單一線性的傳播模式,充分借助碎片化、偶發性的非線性排列組織形式,建構起內容信息隨機觸發式的‘網狀——鏈式傳播新系統”,④新媒體完全打破了時空的局限,既能看書讀報,又可以觀看視頻和高清圖片,而且完全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局限,既可以橫向跨平臺閱讀,又可以縱向追蹤了解事件報道,實現了受眾與媒體的零距離接觸。
新媒體在信息的傳播上具有極強的時效性,雖然當今的電視,在許多重大事件上使用了“現場直播”技術,使新聞從過去的“TNT”(Todays News Today)變為“NNN”(Now News Now),但是在許多普通新聞或者突發新聞的處理上,依然要通過一系列的采播發的程序才能與觀眾見面。而新媒體則會在事件發生后的最短時間內播出。如汶川地震后兩分鐘,網絡上就出現了相關的新聞。比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時效性要強得多。
新媒體的隱憂
信息噪音。新媒體的出現使每個人都成了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據新華網報道,目前全球博客已經突破7000萬個,每天新增12萬個。Twitter網站微博數量會在短短的兩三個月突破100億。在如此浩大的信息海洋中,更多的是毫無意義的無用信息。這些信息噪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之所以把這些垃圾信息稱之為“信息噪音”,是因為更多的時候,這些信息并不是我們主動去獲得的,每當打開電腦或手機,鋪天蓋地的廣告掛滿了網頁,我們觀看博客的時間加長了,耗去了一個上午卻發現一無所獲。這些垃圾信息嚴重占用了我們的時間,更為嚴重的是,它甚至干擾了我們的思維。每當一個人幾乎大半的時間都泡在網上或手機網上時,他獨立思考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人們的生活方式因為新媒體的存在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有人提出要保護我們的“不知情權”,⑤公眾需要信息,更需要權威、真實有用的信息。對于這種信息噪音,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解決:作為普通受眾,要學會選擇,“節制信息接觸”;⑥作為網絡或手機媒體的信息采集和編輯工作者,應該過濾掉那些龐雜的垃圾信息,為受眾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要體現作為一個媒體人的責任感,加強自身的修養。
淫穢信息影響青少年健康。由于互聯網和手機網絡特殊的運營模式,色情暴力網站一直是危害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禍源”,青少年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特殊時期,一些青少年由于好奇,主動接觸不良的淫穢視頻,最終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還有的青少年是在不明情況下被迫接受了色情視頻,給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手機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已經泛濫成災,如果不加以整治,勢必影響到年輕一代的成長。2009年,由于互聯網、手機網絡色情信息泛濫,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公安部等九部門聯合展開了進一步深入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以及低俗信息的專項行動,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整治互聯網,還需要從源頭根除利益鏈,但是由于很多網站是在境外注冊,因此給這項行動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政府著眼將來,長期監管,才能凈化網絡,給網民一個健康的上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