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網上房源很誘人,想看現房卻不成;照片看看富麗堂皇,實際卻貨不對板;房型朝向樓層面積,樣樣不符漏洞百出......網上假房源成了不少購房者在購房最初階段最為痛恨的事,在網絡中大海撈針,卻往往如鏡花水月,賠了時間精力,最終空歡喜一場。記者調查得知,房子看不到、照片不對、面積與朝向等信息不實是網上房源比較突出的問題。
新里弄何來地下車位
在網上假房源中,最常見的就是“看得見摸不著”。明明才掛上網,或者剛剛更新過信息,但電話打過去,中介以各種理由推脫搪塞,有意向者就是看不到房。
記者打開百度樂居二手房網站搜索房源,發現在威海路近茂名路處有一套“新里洋房”出售,并且房源信息剛剛被更新過。網上信息顯示,這套總價1200萬元的房子,面積為150平方米,位于5樓。在“房源描述”中寫著“人車分流,配有2個地下車位”,“靜安區稀缺的小面積住宅”,“采用先進的智能化科技系統管理,涵蓋環保幕墻、入戶安防、智能家居、空氣凈化、健康凈水、節能熱水、人性家居系統”等字樣。而從圖片看,房子被裝修成中式風格,非常雅致。
然而,當記者前往房源地址時,卻發現這是一處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新式里弄住宅區。整個小區所有房屋均為3層樓,并沒有5樓。而門口保安一聽“地下車位”,也有些迷茫:“這里沒有地下車庫,車都是停在地面的。”
記者隨即撥打網頁上的房產中介業務員手機,對方聽到詢問這套房子,立即支支吾吾起來:“這套房暫時不賣了。”“網上信息幾分鐘前剛更新過,怎么不賣了?”“之前房東家里有事需要錢,現在事情解決了。”當記者詢問網上描述的“智能化科技”時,對方更是少了底氣:“就是裝修好一點,沒什么智能科技。”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附近一個次新小區的二手房,中介表示“房東說暫時不方便,周末才能看”。但當記者讓其詢問房東周末何時有空時,這位業務員再也沒有回復。還有中介表示,房東正在和有意向的下家談,談不攏才接待其他人。另外一套房源也顯示剛剛更新,但致電業務員時,對方不耐煩地說“我已經不做房產這行了”。
記者注意到,這些看不到的房子,價格大多比周圍房源低很多。雖然這些房子看不成,但中介馬上就會推銷其它房源“有一套隔壁小區的,符合你的要求,要不要看看?”
房源照片竟是“照騙”
除了房源“看得到摸不著”外,網上房源還存在著照片“貨不對板”的現象。照片富麗堂皇,可現房卻不是這樣。對此,很多中介不以為然,有的甚至覺得購房者“小題大做”。
在百度樂居,楊浦區鞍山板塊擁有很多房源。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套115平方米的房子,從房源照片來看,室內仿佛剛剛裝修好,沙發、櫥柜、水晶燈等都是嶄新的,就像一套典雅的樣板房。業務員卻“坦誠”表示:“照片是假的,不過我同事剛去看過,這套裝修還可以。”
記者又隨機搜索了寶山區上大板塊的房源,致電一套71平方米小戶型的中介。他說,自己手頭有2套這種小戶型,反問記者看到的是哪一套。描述了照片后,他還是想不起來:“掛了太多,我也忘了,網上掛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實際裝修也差不多。”
在隨機聯系的近10套房源中,幾乎所有的中介都表示,網上照片和實際房子不符。有的明明是3樓的房子,照片的窗外卻是高層。有的明明沒有飄窗,照片上卻間間臥室帶飄窗,陽光灑在鋪著羊毛墊的飄窗上,明亮溫暖。
有中介在聽到“房子必須要和照片上一樣”的要求后,略帶譏誚地說:“那可不敢保證,戶型對就不錯了。照片是吸引你去看的,當然要掛好看的。”再追問,中介表示將房源掛上網也需要不少工夫,有的圖省事,就直接貼現成的照片,甚至扒網上樣板房的照片來充數,“反正客戶也懂的,眼見為實,哪有人追究照片對不對”。
“回”字形房寫“南北通”
此外,還有一些網上房源,連樓層、戶型、朝向、面積等基本信息,都與實際情況截然不同。
比如,記者從搜房網上找到一套新華醫院附近的高層房源。網上顯示,該房源套內面積為82.35平方米,位于21樓,總高30層。可業務員在電話中卻表示,這套房子的真實面積是96平方米,位于34層的第19層。“怎么面積和樓層都不對?”面對詢問,業務員牛頭不對馬嘴地說:“我們發到搜房網上的信息,網站會過濾的”。
另有一套房源,寫明是“南北通風、南北雙陽臺、全明”的板式房,總高26樓。可到了現場一看,明明是一幢“回”字形結構的21層大樓,樓內沒有一套是南北通的房型,且樓內所有房型的衛生間都是暗的。網上描述小區環境為“小橋流水、公共健身區和休息亭”,現場卻根本沒有小橋流水的影子。(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