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諉責任,俗稱“甩鍋”,這些年美國似乎特別熱衷此道。在國內,美國兩黨之間相互“甩鍋”指責,內斗不休;在國際上,美國更極盡“甩鍋”之能事。疫情以來,美式“甩鍋”的嘴臉更是暴露無遺。美式“甩鍋”愈演愈烈,源自何樣病癥?
“甩鍋”基因從何而來
美國政治中長期存在一個現象,即聯邦與地方政府之間、兩黨之間相互推諉塞責,導致政策難以落實,社會改革長期停滯。根本原因就是美國政治DNA自帶“甩鍋”基因,或者說“甩鍋”本身就是美式分權制衡制度的副產品。
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間的矛盾,源自美國憲法,為美式“甩鍋”的誕生提供制度基礎。美國地方政府享有制憲權,聯邦和地方之間經常發生治權之爭,在面對利益時互相爭奪,而在面臨危機時競相“甩鍋”。
美式民主的制度安排為兩黨政治上演“甩鍋”提供舞臺。美國單一選區內“贏家通吃”的選舉制度決定了兩黨都屬于缺乏明確訴求和黨員身份的“通吃黨”。它們以爭取對方選民和中間搖擺選民為策略,妖魔化對方已成為黨爭的常見戰術。美國選舉活動大多基于社區和選民個人身份,而非階級或共同政治理想,這就導致政客和政黨往往規避真正的社會矛盾,轉而尋找易于煽動選民的“替罪羊”。社交媒體日益發達,通過極端口號販賣恐懼的政客層出不窮,無疑進一步降低“甩鍋”門檻,加劇美國“甩鍋主義”在國內政治中的蔓延。
“甩鍋”假想敵的高手
美國曾遇到多次嚴重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每次矛盾積聚到爆發邊緣,都會有充滿威脅感的外在假想敵被制造出來,替美國內外矛盾“背鍋”。今天,美國已對“甩鍋”給假想敵駕輕就熟。
排外主義是美國“甩鍋”給假想敵的思想基礎。排外主義與所謂“美國例外論”直接關聯。“例外論”者認為,身為“山巔之城”的美國經常受到外來思想的侵蝕,文化“他者”對美國價值觀形成挑戰,美國社會對此需要特別警惕。“美國例外論”暗含“天定命運”思想,可為美國在資本主義的驅使下不斷擴張提供合法性,而美國積極進行地緣和經濟擴張往往需要政客塑造假想敵,從而壓制擴張必然引發的反抗。
冷戰結束后,美國需要繼續制造國際“甩鍋”對象,維持單極霸權。只有這樣,才能對外維持霸權體系凝聚力,對內動員民眾繼續支持美軍的“持久戰爭”。這一手法的典型案例是,美國新保守主義者以“散播民主”為由,捏造美國受到威脅的證據,為其大規模海外軍事侵略開路。即使是自稱“反戰”的特朗普,也通過塑造中俄等假想敵,加強美國對盟友的控制,逼迫其大幅增加軍費,“替美國分憂”。
愈演愈烈只因四大病癥
近兩年美國的“甩鍋主義”廣為流行、甚囂塵上,只因“四大病癥”讓“甩鍋”成為美國自我麻醉的鴉片。
一是單極霸權消解背景下的“焦慮癥”。隨著國際格局多元化,美國的單極霸權受到挑戰。這些變化使美國統治精英產生強烈的戰略焦慮,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遂轉向將大國競爭作為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威脅。中國的發展讓美國對能否維持霸權更加焦慮,于是美國政客四處兜售“中國威脅論”,他們想要世人舉目所見皆是“中國的挑戰”。
二是美國內政治極化加劇下的“漸凍癥”。美國當代兩黨政治逐漸無底線化,雙方頻繁阻撓對方議案并多次導致政府關停,關鍵改革被一再推遲,整個體系就像患上漸凍癥。兩黨支持者的共識日益減少,社交媒體帶來的信息繭房加劇社會分裂,國內恐怖主義和仇恨犯罪快速增長。政治低效化和民意極端化催生大批民粹政客,反過來加劇政治停滯,形成惡性循環。在無法團結人心應對改革、社會挑戰層出不窮的情況下,不僅民粹政客習慣性“甩鍋”,連溫和派政治人物也頻頻表態推責他國,希望通過“甩鍋”攫取政治資本。
三是反全球化思潮興起下的“臆想癥”。在經濟全球化高歌猛進的背景下,美國貧富差距加大,造成其國民經濟金融化、產業空心化和勞工結構性失業,美國勞工階層在經濟上處境惡化,愈發不信任議事效率低下、無意推動改革的華盛頓政客,并臆想出“全球主義者”奴役美國中產階級并圖謀“控制世界”的陰謀論。通過在國內問題和“甩鍋”對象之間制造虛假的因果聯系,民粹政客將國內的不滿情緒導向“甩鍋”對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國部分政客不積極帶領老百姓抗疫,反而鼓吹荒謬陰謀論,把臟水潑向中國。
四是操縱和無視國際組織的“癲狂癥”。面對少數國家將中性議題意識形態化的危險傾向,現有國際機制無法進行有效約束。國際組織也成為美國政客的“甩鍋”和施壓對象。美國的政治影響力和話語權仍然高于其他大國,在大量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組織內擁有特權,能夠在國際上顛三倒四、隨意“甩鍋”。比如,美國借口聯合國“低效”而長期拒繳會費。
美式“甩鍋”可能一時間起到糾合分裂的國內政黨、社會以及盟友的效果,取得短期政治回報,但甩出去的“鍋”最終會砸到自己。美式“甩鍋”不僅助長不負責任的國家行為,嚴重影響全球治理目標的實現,還會加劇大國沖突風險。美國的政治分裂、社會矛盾、經濟結構等痼疾不可能靠“甩鍋”來根治,阻礙其國內改革的深層病因也不可能靠“甩鍋”去消除。美式“甩鍋”害人害己,美國人只有拿出政治勇氣,停止“甩鍋”,才能救人救己。(來源:半月談 作者:金君達 趙海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