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6月19日電(記者張亞東)在拿到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后,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豪賭”前程,宣布提前于7月4日舉行議會下院選舉。然而,市場分析解讀,一季度數據顯示英國經濟稍有好轉,這或許只是不可持久的“紙面繁榮”。
最新公布的并不樂觀的4月經濟數據似乎印證了這一判斷。英國媒體普遍認為,執政的保守黨丑聞不斷、支持率一路下跌,蘇納克想打經濟牌恐“底氣不足”,保守黨選情兇多吉少。
2024年5月22日,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發表講話,宣布英國將于7月4日舉行大選。新華社發
短暫反彈 后繼恐乏力
英國國家統計局5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英國經濟環比增長0.6%,為兩年半來最快增速。不僅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增長,一季度英國人均GDP在連續七個季度下跌后,也實現環比0.4%的增長。縱向對比看,一季度的增長,意味著英國經濟已從去年末的技術性衰退中走出;橫向看,一季度英國經濟增速超過了同期歐洲大陸主要經濟體,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
對這兩年“人氣”和經濟形勢一樣低迷的保守黨政府來說,一季度數據無疑鼓舞人心。財政大臣杰里米·亨特樂觀表示,這些數據顯示,英國經濟已從新冠疫情沖擊中復蘇,預期將在今年余下三個季度繼續保持增長,今后六年內英國將是歐洲發達經濟體中發展情況最好的。蘇納克也說,一季度數據揭示了英國經濟“真正的動力”,隨著時間推移,經濟增長將切實惠及民眾。
2023年11月22日,在英國倫敦,英國財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右)在公布秋季預算案前舉行的內閣會議上發言。亨特當天在議會公布秋季預算案時表示,政府將削減稅收以拉動經濟增長。新華社發(英國首相府供圖)
經濟向來是英國大選關鍵議題。蘇納克去年年初宣布把促進經濟增長列為政府年度工作優先事項,但到了去年四季度,英國經濟卻滑向技術性衰退(連續兩季度負增長);去年全年經濟僅增長0.1%。
對保守黨來說,兩年來經歷了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因違反防疫規定丑聞下臺、接任者伊麗莎白·特拉斯因草率推出減稅政策引發金融動蕩而匆匆辭職,蘇納克上臺以來忙于應對通脹高企、多行業罷工不斷、“脫歐”后遺癥等難題,政績并不亮眼。經濟數據超預期好轉是難得的“加分項”,蘇納克想要“趁熱打鐵”,似有一定合理邏輯。
不過,有媒體認為,蘇納克將選舉日期定在7月、而不是外界先前預期的秋季或冬季,日程之緊促,暴露出某種“底氣不足”: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反彈”勢頭能否保持到秋冬?現在看來,非常不確定。
2023年11月22日,一名女子走過英國曼徹斯特一家即將關閉的店鋪。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經濟承壓 預期多悲觀
英國國家統計局5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的商品零售量經修正后環比下跌0.2%;4月商品零售量環比下跌2.3%。商品零售量是觀察英國經濟的先行指標,環比大跌表明英國經濟增長仍然乏力。同時,今年一季度,英國失業率為4.3%,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和去年四季度水平。
6月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由于零售業和建筑業不振,4月英國經濟增長環比為零。
此外,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已多次明確表示,今年下半年英國通脹數據將逆轉上半年持續走低趨勢,通脹壓力不降反升。這將使英國央行采取更為謹慎的貨幣政策,不利于經濟增長。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5月初發布的經濟報告中預測英國今年經濟增速0.4%,低于此前0.7%的預期,在七國集團中僅好于德國;2025年英國經濟預計增長1%,在七國集團中墊底。經合組織給出的理由是,英國央行連續加息的后遺癥尚未消除,而何時調整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妨礙企業家作出投資決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英國經濟今年增速為0.7%。該機構認為英國政府減稅空間很窄,有300億英鎊的財政缺口需要填補。
沉疴已久 康復待良方
在反對黨工黨眼中,這些年英國經濟萎靡不振是保守黨執政的一大罪狀。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批評保守黨執政14年間,由于缺乏政策穩定性、產業戰略和足夠的投資,英國經濟增速“兩個世紀以來最慢”,且增長沒有惠及全體民眾。
經濟學家指出,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到去年最后一個季度陷入技術性衰退,英國經濟可謂經歷了“失去的15年”,究其根本,是英國經濟的結構性“基礎病”發作。
首先,勞動力不足嚴重制約增長。英國商會的企業調查表明,近四分之三英國企業面臨“招人難”,79%的酒店服務業、78%的建筑業及制造業、72%的零售業均存在這一問題。
根據調查,在16歲至64歲英國勞動力群體中,高達21.8%的適齡勞動人口既不工作也沒有在找工作,而是選擇離開就業市場。英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托尼·威爾遜說,與新冠疫情暴發前相比,有工作的適齡勞動力少了約50萬人。
其次,“脫歐”對貿易的沖擊猶未消散。出口是英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動能之一,但英國迄今仍在消化“脫歐”的負面沖擊。歐盟為英國出口第一大市場,而英國2020年1月31日正式“脫歐”以來,英歐貿易在海關檢查、關稅和監管三方面的關系至今仍未理順。
英國食品和飲料聯合會首席執行官卡倫·貝茨指出,英國食品和飲料行業去年投資額相較2019年下降三分之一,原因和“脫歐”直接相關。據英國《衛報》報道,過去三年中,為適應歐盟市場對英國食品的監管規范,英國出口商比“脫歐”前多支付的成本達1.7億英鎊。
英國政府預算責任司預測,今年至2027年,英國實際出口年均增長率將僅為0.1%;貿易量預計在中期內將停滯不前,貿易強度仍將低于新冠疫情暴發前水平。
第三,產業政策缺失“勸退”投資。蘇納克去年宣布對發展電動車政策進行調整,進一步延后燃油車的禁售時間。面對歐盟和美國大力補貼本土清潔能源產業,英國相關激勵措施付之闕如。英國商會等行業組織紛紛呼吁政府推出積極產業發展政策,以引導投資。
2024年5月22日,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發表講話后返回室內。新華社發
據英國媒體報道,在蘇納克宣布提前選舉后大約一周內,就有70多名保守黨議員宣布棄選,顯示“自己人”對蘇納克的“賭運”缺乏信心。無論是蘇納克和保守黨的政治前途,還是英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恐怕是唯一確定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