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新絲路 新起點”全國網絡媒體陜西行記者團一行60多人夜游西安城墻和護城河改造工程,感受古都千年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西安古城墻位于西安市中心區,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筑起來的,是中世紀后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我國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城墻。這里的每一塊磚,都顯得那么滄桑與厚重,訴說著背后的那份久遠歷史。
隨行導游告訴記者,西安城墻從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城門發生過種種變化。據了解,現在西安城墻共有城門18個,城墻呈長方形,墻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墻長2590米,西墻長2631.2米,南墻長3441.6米,北墻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
據了解,城墻完全圍繞“防御”戰略體系,城墻的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墻頂可以跑車和操練。記者團參觀的過程中,不時有年輕人騎著單車在城墻上來來回回,顯示著城墻的厚度與寬度。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不少專家認為,古城墻對形象具體了解古代戰爭、城市建設及建筑藝術都很有意義。
在長遠的歷史長河中,西安古城墻也不可避免經歷了毀壞。1983年,古城墻迎來了大規模整修,重新恢復宏偉、壯觀的風貌,這座“千年歷史回音壁”終于完整地保存下來并大放異彩。(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