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三天完成全員核酸檢測 目前已有確診病例11例確診病例病毒與俄羅斯流行毒株高度同源
本報訊(記者 張香梅)11月26日下午舉行的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內蒙古滿洲里市的確診病例新冠病毒與俄羅斯流行毒株高度同源,滿洲里市此次疫情是由境外輸入引起。
11月22日滿洲里市就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通過兩天半的時間完成采樣,三天完成全員核酸檢測。截至11月25日晚,累計核酸檢測203326人,截至目前,通過全員核酸檢測和“應檢盡檢”共發現陽性人數12人(確診病例11例,無癥狀感染者1例)。
發布會上介紹,截至目前,滿洲里市共有確診病例11例(其中重癥1例、危重癥1例、普通型5例、輕型4例),疑似病例2例,無癥狀感染病例1例,以上人員均在滿洲里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接受治療。
其中女性8人、男性6人;年齡分布中,最小的為10歲,最大的為62歲;職業分布中,有5人為學生,另外教師1人、保姆1人、環衛工人1人、礦業工人1人、銀行職員1人、退休1人、保潔員1人、車站交接員1人、無業1人。此外,有4人為滿洲里市第三中學同一班級學生,1人為該班教師。病例有5人為同一小區住戶。
據介紹,滿洲里市本次疫情呈現出家庭聚集性,病例中有2人為夫妻關系,2人為母子關系,2人為祖孫關系;也呈現出學校的班級聚集性,病例中有4人同為滿洲里市第三中學同一班級學生,1人為該班教師;此外,還呈現出小區的聚集性,病例中有5人同為同一小區住戶,有3人同為另一小區的住戶,散發病例3人。
發布會上還通報了包某某、孫某某兩例病例基因測序的結果。疫情發生后,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對確診的包某某和孫某某兩例病例進行基因測序,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本次內蒙古滿洲里市的病例新冠病毒屬于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B.1.1分支),與已公開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和輸入我國的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比對,結果顯示與俄羅斯流行株高度同源。提示滿洲里市這起疫情是由境外輸入引起的。下一步,內蒙古將對本起疫情進行溯源,對其他確診病例也要進行基因測序和比對。
圖為11月23日,內蒙古滿洲里市第五中學體育館,市民正在排隊等待核酸檢測。供圖/視覺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新聞“哈勃計劃”稿件,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防控舉措
滿洲里列車航班停運停航 停止廣場舞等聚集性活動
目前滿洲里市全面落實中風險防控舉措,對東山街道辦事處和北區街道辦事處、南區街道辦事處發生疫情的6個居民小區全面實施24小時嚴格封閉管理。對市區191個小區實施有效管理,實行“三必”管理和防疫宣傳。
滿洲里市公安局副局長劉力介紹,目前,對中風險區域的北區和南區街道辦事處以及東山街道辦事處部分街道進行交通管制。雖然列車和航班停運停航,但生產生活物資、防疫物資車輛仍然暢通。滿洲里市居民可以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正常出行。此外,滿洲里已經停止了廣場舞等群眾聚集性活動,嚴防群眾聚集增加的防控風險,出城卡口24小時管控,嚴查嚴控進出城人員。文/本報記者 張香梅 統籌/蔣朔
相關新聞
俄一航班190余名乘客血清檢測相同 我使館要求重檢
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昨日發布的消息,11月25日,駐俄羅斯大使館在審核俄羅斯依可亞航空公司莫斯科-鄭州EO429航班乘客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報告時發現,該航班190余名乘客血清抗體檢測結果數值完全相同,這一檢測結果無法確保其真實性,導致乘客無法獲得健康碼登機。
據了解,該航班所有乘客均由俄羅斯依可亞航空公司統一組織在當地檢測機構進行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依可亞航空公司及相關檢測機構對檢測結果數值完全相同均無法作出合理解釋。
駐俄羅斯大使館已要求依可亞航空公司安排該航班乘客重新進行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并妥善安置滯留人員,以切實保障包括中國公民在內的該航班乘客的合法權益。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我駐俄羅斯大使館11月25日已發布重要通知,要求從俄羅斯出發人員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且擬赴華乘客進行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時,采樣方式應選擇抽取靜脈血,檢測報告上應明確體現采樣方式和檢測方式。還提醒擬赴華乘客前往使領館認可的機構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并向檢測機構明確要求進行上述方式的抗體檢測。
文/本報記者 藺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