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評:世界期待中國,中國驚艷世界
2月20日晚上,歷時16天的第24屆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落下帷幕,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個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16個難忘日夜,見證競技體育的榮耀與夢想,凝聚人類社會的團結與友誼,展現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元素契合交融。各國健兒踏冰逐雪、各領風騷、美美與共,運動之美與文化之美競相綻放。疫情之下,“雙奧之城”驚艷世界,不僅給全球帶來了一種共克時艱的堅定力量,也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自信從容的中國。
文化底蘊盡顯中國元素。北京冬奧會適逢中國農歷虎年春節,從貼春聯、吃餃子到火遍全球的“冰墩墩”“雪容融”,以及開幕式上層出不窮的中國結、虎頭帽、剪紙、書法、二十四節氣等中國文化元素與冬奧會碰撞出令人目不暇接的絢麗色彩,無不彰顯出中國文化豐富內涵,是文化自信,更是大國風范。在北京街頭,隨處可見北京冬奧的會徽“冬夢”,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了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無論是獎牌,還是建筑,都體現了北京冬奧中的文化表達更加包容、更加多元,也更加自信,體現了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全球運動員、教練員、官員們紛紛點贊冬奧場館設施周全、賽事組織嚴密和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
冬奧之諾展現中國智慧。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北京冬奧會在疫情之下順利舉辦,進一步彰顯了中國智慧和中國自信,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指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全世界運動員提供了熱情接待,并為運動員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運動員們非常開心,也對場館設施、奧運村以及閉環內的安全狀況感到十分滿意。此外,北京冬奧會的奧運氛圍在我參與的歷屆比賽中也是最濃厚的。”面對疫情壓力,中國以有序的賽事組織和防疫表現兌現冬奧之約,讓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安心、放心地在賽場上實現超越自我的夢想,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敢于拼搏彰顯中國力量。在本屆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牢記黨和人民囑托,敢于拼搏、同心同力,全項參賽、全力爭勝,勝利完成了北京冬奧會全部7個大項、15個分項的“全項目參賽”任務,在35個小項上實現參賽“零的突破”,勇奪9金4銀2銅,創下冬奧會歷史最佳戰績,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為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作出了重大貢獻,黨中央、國務院向他們致電表示熱烈祝賀和親切慰問。冬奧會上,18歲的谷愛凌勇奪兩金一銀,令人印象深刻;任子威和李文龍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摘金奪銀,實現了中國隊在該項目新的突破;蘇翊鳴在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中奪冠,書寫中國隊在冬奧賽場上新的歷史;金博洋一鳴驚人分別刷新了短節目和自由滑個人賽季最好成績。他們用驚艷世界的中國力量,超越極限、超越自我,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14億多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
冰雪之約講好中國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通過籌辦冬奧會和推廣冬奧運動,讓冰雪運動進入尋常百姓家,實現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為全球奧林匹克事業作出了新的貢獻。”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冬奧會的舉辦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內容,更是我們向世界講述中國的重要舞臺。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之變疊加,籌辦冬奧會的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考驗著國家的能力和水平、檢驗著國家的綜合實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向世界交出一份出色答卷,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巨大的體制優勢,彰顯了我國強大的實力擔當,更讓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速度、中國智慧傳遍全球。
世界期待中國,中國驚艷世界。我們要以成功舉辦本屆冬奧會為契機,不斷提升我國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加快建設中華體育強國,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讓一個更加自信從容、責任擔當的中國走向世界。(作者 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