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民居錯落有致,院落整潔干凈;鄉村濕地公園小橋流水,景色宜人;成片的產業橫成排、豎成列……處處呈現的是一幅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這里便是西充有機鄉村慢生活示范帶的有機村。
綠色,是西充的生態底色;有機,是西充的“金字招牌”。為充分發揮公安機關在鄉村振興中的職能作用,該縣公安局在風險防控、護航發展、提升服務上持續發力,進一步筑牢基礎建設,攜手組建“警務后援聯盟”等組織,建設平安鄉村,繪就和諧、平安、幸福三張美麗鄉村畫卷。
“我們依托“桃源警務”微信公眾號,在里面增設“產品推廣”欄,架起網絡橋梁,助農增收。今年以來,介紹香桃訂單近5萬斤,銷售額達15萬余元。在銷售特色果品的同時,我們也希望以此活動來推動轄區農家樂旅游。”古樓派出所所長何蛟說道。
以經濟要發展,平安是關鍵的認識,為產業興旺、鄉村治理提供最強保障。該局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服務美麗鄉村。依托所隊合一,建立農村地區路長制,實行1(民警)+2(輔警)+N(交通協管員工作模式),用好“兩站兩員,提升道路交通管控水平,深入開展森林防滅火、危爆物品、消防等安全檢查,加強對企業員工等內部安保力量培訓,注重反詐、防盜等知識宣講。組建了企業保安、紅袖標、民間義警等民間巡防力量與公安巡防警力“無縫”對接的全方位聯動巡邏防控隊伍15支,常態開展聯合巡查。在企業和鄉村周邊重要路口、關鍵點位安裝“雪亮”“天網”設備157余套,完善與企業、村民自防相補充的立體防控體系,去年農村發案同比減少15%。
不僅如此,他們依托放管服改革,建立了“前沿警務”便利中心,在多扶、義興、常林3個工業園區、2所院校分別建成“前沿驛站”,安裝“戶政自助機”5臺,年均服務群眾(學生)超萬人次、現場解決企業需求上百件,為員工入職、學生入學提供了最大便利。進一步創新警務模式,通過微信、QQ實現“遠程見面”,為在外務工人員提供網上服務;搭建在外務工人員微信群,適時發布相關政策法規,及時解答問題咨詢。
近年來,當地公安立足鑄就忠誠警魂,以穩定固本、以平安強基,以服務惠民,大力實施鄉村“護苗”“暖巢”“聯線”三大工程,建設幸福鄉村,日常動態測評滿意率均保持98%以上,贏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嚴湘、李丹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