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下180攝氏度到1200攝氏度
百年涂料企業為“大國重器”穿上“裝甲”
本報記者 張璽 本報通訊員 程志會 程鳳寶
閱讀提示
擁有百年歷史的“燈塔涂料”堅持技術創新驅動戰略,完善核心技術攻關,打造高水平科技研發平臺,多次承擔特種涂料的研制、生產和服務保障任務,憑借不懈的技術創新與過硬的產品品質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助推升空。作為升空關鍵環節,火箭發動機所采用的外部涂料需要滿足零下180攝氏度至500攝氏度環境下的設備防護要求,以便對火箭基材產生良好的防護作用。
鮮為人知的是,為神舟十四號護航出征的是天津燈塔涂料工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耐高低溫防銹涂料。
始創于1916年的“燈塔涂料”距今已有106年的歷史。從我國第一輛紅旗牌轎車到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從第一座南京長江大橋到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三峽工程到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百年燈塔已為多個“大國重器”穿上“裝甲”,多次承擔特種涂料的研制、生產和服務保障任務。
沒有創新就會被市場淘汰
7月9日,2022中國涂料高峰論壇暨防水行業高峰論壇上揭曉了2022年度涂料及防水行業影響力品牌,“燈塔涂料”榮獲航空航天涂料杰出品牌、防腐涂料影響力品牌兩項大獎。
作為涂料行業第一批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燈塔涂料”始終堅持技術創新驅動戰略,聚焦科技創新體系優化,完善核心技術攻關,打造高水平科技研發平臺。
“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1000萬元左右,集中力量在特殊涂層等高精尖領域進行研發創新。”“燈塔涂料”董事長黃繼偉告訴記者。
“在如今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堅持自主創新尤為重要。通過創新可以有效提高客戶黏性,沒有創新就會被市場淘汰?!薄盁羲苛稀笨偨浝硖浦侵\坦言。
記者了解到,“燈塔涂料”先后成立了天津市航空航天特種涂料企業重點實驗室和中國涂料科學研究院航空航天涂料研究中心,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研制高新技術產品,搶占涂料行業技術制高點。
2020年,經過不懈努力,研發人員成功開發了高性能抗腐蝕飛機蒙皮涂層防護體系,應用在我國現有軍用飛機及零部件外表面,提高了飛機蒙皮涂層的耐候性、防腐蝕性。
這一項目成果突破了發達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和限制,解決了我國飛機蒙皮涂料技術短板問題。
“航空航天產品因為受大氣層摩擦產生高熱量,涂層表面的溫度有可能達到1000攝氏度,我們的產品最高可耐高達1200攝氏度。目前公司正加強前沿技術研發,爭取實現新突破。”公司高級工程師王敏杰說。
以技術取勝
縱觀百年燈塔的發展歷程,企業能夠保持長盛不衰的秘訣便是堅持自主創新,以技術取勝。
1929年,中國涂料工業泰斗陳調甫創辦了永明漆廠。彼時,他便要求企業要“以技術取勝,向高檔油漆發展”。
在陳調甫的帶領下,永明漆廠于1948年在國內首次成功研制出醇酸樹脂。這種漆具有能噴、能刷、能烘烤三種功能,被命名為“三寶漆”。該產品的出現也成為我國涂料工業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陳調甫還為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燈塔牌。
隨后的幾十年,一代代“燈塔人”沿著“以技術取勝,向高檔油漆發展”的方向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企業也逐步成為行業翹楚。
2009年,西安一家企業向“燈塔涂料”打來求助電話:希望為他們研制一款耐瞬間高低溫的防銹防腐涂料,以解決火箭發動機點火前后涂層脫落的問題。
“我們以前研發的都是耐高溫涂料,第一次承擔這種既耐低溫又要耐高溫的涂料研發任務?!薄盁羲苛稀笨偣こ處燑S震說。
為了攻克這個技術難題,研究人員始終秉持一絲不茍的科研態度,一遍遍實驗,一遍遍優化配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科研人員無數次“打磨”下,耐高低溫防銹涂料研制成功了,成功應用到長征五號新一代火箭大推力發動機上。
傳承百年的廠訓
走進“燈塔涂料”的研發實驗室,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做、學、教”三個大字的牌匾。
早在建廠之初,陳調甫就制定了“做、學、教”三字廠訓。他向員工解釋:“你進廠來就要做事,當做到不會的時候,就要學,你們學會以后就要教給后來人。”
1998年大學畢業后加入“燈塔涂料”的黃震,從公司航空漆組學徒做起,一入職,他就感受到了師傅們身上的工匠精神。
“我的師傅名叫馮文清,是化工專業的學生,1954年來到企業工作,她對我們要求非常嚴,也以身作則。”回想起當學徒的經歷,黃震感慨萬千。
同黃震一樣,對天津市勞動模范何效凱影響頗深的也是他的師傅牛順。
“有一次,師傅帶著我們在車間里做樹脂合成,整整工作了40個小時。師傅當時已經50多歲了,一直在現場盯著,這對我觸動特別大?!焙涡P回憶。
如今的何效凱已經擔任公司軍品漆技術推廣部經理,也有了自己的團隊。他也像師傅一樣踐行著“做、學、教”廠訓,扎扎實實搞科研,踏踏實實做產品,努力把好手藝傳下去。
據介紹,近年來,“燈塔涂料”共承擔數十項國家攻關項目和科技創新項目,每年開發數百項新產品,憑借不懈的技術創新與過硬的產品品質贏得了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