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大地擁抱四海賓朋,西湖之畔迎來亞運盛會。杭州第19屆亞運會將于9月23日晚開幕,這是繼成都大運會后,中國今年承辦的第二個大型國際性賽事。金桂飄香時節,“大蓮花”體育場將被亞運之火點亮。
中國人有一份特殊的亞運情結。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大型綜合性國際運動會,振奮人心的《亞洲雄風》響徹工人體育場上空,唱出改革開放的時代節拍。“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成為幾代人的共同記憶。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舉辦開幕式的海心沙島如同珠江上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承載著激情與夢想破浪進發。從巍峨長城到珠江岸畔,再到今天潮起錢塘。33年光陰流轉,三座亞運之城見證了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杭州亞運會開幕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也是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讓人想起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之日恰逢“立春”,冬去春來之際,中國誠邀世界共赴冰雪之約。不同時節里有著不同的中國風光,春秋代序里流淌同樣的中國氣韻。當下的中國,廣袤田疇間稻菽飄香,土地用豐登五谷的斑斕色彩回饋著耕者的辛勤勞作。大地豐收的景象,一如東道主送給運動員的美好祝福——拼搏的汗水會澆灌夢想之樹,在秋日結下累累碩果。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錨定“中國特色、浙江風采、杭州韻味、精彩紛呈”的目標,從競賽場館的精妙匠心到街頭巷尾的人文風情,杭州亞運會也是一場彰顯中國美學的文化盛宴。
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江南憶”是一組承載深厚底蘊和時代活力的機器人。其中,“琮琮”代表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名字源于遺址出土的文物玉琮;“蓮蓮”代表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的碧色蓮葉;“宸宸”則代表京杭大運河,名字源于大運河杭州段的標志性建筑拱宸橋。十幾天會期里,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不僅會在浙江同場競技,共襄體育盛會,還會了解詩意江南的歷史人文、欣賞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在賽事運行、云上服務、場館保障的諸多細節里感受這里的創新基因。
錢塘江畔,一張綠色畫卷徐徐展開。從籌備盛會首日開始,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始終。一座座亞運場館向“綠”而行,借助技術手段降低能耗、實現可持續利用,踐行“無廢亞運”理念;一根根電纜串聯成網,將來自青海、新疆等地的“綠電”輸送至各個場館和辦公場地,助力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一位位專門聘請的“零碳工程師”,分析場館內每一盞燈、每一臺空調、每一部電梯的運行數據,實現精準降碳。本屆亞運會開幕式還將打破以往大型活動的“煙花表演”模式,全程不燃放煙花,“綠色亞運”說到做到,璀璨的電子煙花更顯“綠意”。
“心心相融,@未來”。競技體育的魅力與千年古都的風采交相輝映,奏響和平與友誼的樂章。這屆“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亞運會,必將在亞洲和世界體育史留下濃墨重彩一筆。(記者 孫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