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第134屆廣交會第二期展會上,很多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采購商步履不停,對建材、家居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掃貨”熱情。而國內展商也抓住機會,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
面對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熱情采購商,廣交會的參展商們做了哪些準備?記者在現場有什么新的發現?
總臺記者趙菁:在廣交會二期開展之后,這里琳瑯滿目的高顏值家居展品,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總臺記者趙菁:在家居展區的第一個發現,是“展位風格多”。比如這種玫瑰花紋為主、偏宮廷風格的盤子,格外受俄羅斯客戶的喜愛;性價比較高的普通水壺,受到非洲客商詢單更多;中東客戶喜歡華麗的風格,所以以金色綠色為主色調、裝飾各式各樣花紋的壺,更受中東客戶青睞;還有歐美客戶喜愛戶外運動和簡約款式,這種大容量、有把手、純色系的壺,是專門為他們設計。不同展位,針對的客戶地區不同,相應整個展位風格也不同。
總臺記者趙菁:不少參展商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家居消費品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越來越暢銷。所以在本屆廣交會上,不少參展商帶來更多符合這些國家所喜歡的產品。同時,通過廣交會的平臺,展商與外國采購商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從中發現和創造商機。
總臺記者趙菁:第二個發現是“展品更新穎”。比如一個鈦金屬制造的杯子,拿在手上,比普通杯子輕不少,同時將鈦金屬制作成這種獨特的花色,更加吸睛。本屆廣交會上類似這樣的產品還有很多,而且都可以提供定制化設計,當然,他們的產品附加值也是普通產品的幾倍。在采訪中,很多展商告訴我,過去是外國公司是拿著圖紙,來找中國工廠生產,但現在,他們更多會從設計到生產“一站式”購買。
總臺記者趙菁:第三個發現,是“展示方式多”。比如在我身后的這個展位門口,就擺了兩臺手機,每天固定時間段,會有業務員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直播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