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水行政執法,大多數人對這個工作不太了解,會有很多疑問。”北京市水務綜合執法總隊延慶分隊分隊長王亞超在介紹自己的工作時說,水行政執法作為水資源、水工程、水環境保護及可持續利用的重要保障,與首都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從2008年10月開始,王亞超就從事首都水環境保障工作,負責南水北調中線(北京段)干線工程的巡查維護,往返于北拒馬河和頤和園之間,每天巡查的路程有一百多公里。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他一干就是13年。
“當首都百姓喝著清澈甘甜的南來之水時,就會想到南水北調工程,想到我們這些建設和守護南來之水的‘戰士’。在我心里,這是一種無上的榮耀。”王亞超說。
2021年12月,王亞超擔任了北京市水務綜合執法總隊延慶分隊負責人,主要負責北京市官廳水庫水環境保障工作。官廳水庫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橫跨北京延慶和河北懷來兩地,曾被視作中國人與水患“抗爭”的杰作。
到崗后,王亞超首先對官廳水庫庫區及周邊進行了全面的摸底,并主動與相關部門建立聯系,跨省聯合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多個職能部門,實現了京冀聯合保水源的工作目標。
“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實際保障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特別是在冬季。”王亞超介紹,官廳水庫每年從12月份開始結冰,到來年3月底開化,冰凍時間近四個月。庫區冰面開闊,群眾上冰活動行為較為頻繁。
為了保護庫區水環境,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王亞超和隊友放棄了節假日休息,頂著寒風,承受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每天在冰面上巡查五六個小時。“最開始上冰的時候還有點興奮,但是時間一長,發現腳和腿總是莫名奇妙地疼,后來才知道是每天在冰面上待五六個小時受寒導致的。”王亞超說。
艱苦的工作環境王亞超不畏懼,最怕的是工作不被群眾理解。
在庫區保護工作中,他意識到通過執法手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源地保護難的問題,深入群眾,普法宣傳,使群眾學法、知法、守法,依法護水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去年以來,王亞超帶領延慶分隊隊員及時解決群眾身邊的涉水違法違規問題,試點建立了“田間地頭普法小課堂”機制,在官廳水庫周邊農村的田間地頭里,與群眾圍坐在一起,“零距離”普法,把水法普及服務送到了群眾身邊,同時形成了收集民意、牽頭解決、強化自治、服務群眾、執法為民新模式。
正是有了“水源衛士”的堅守,才有了首都水源安全。從事水源保障工作以來,王亞超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記三等功一次。“雖然沒有太多的榮譽,但我很熱愛工作,熱愛水務事業,能夠成為一名‘水源衛士’,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王亞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