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0月26日,第134屆廣交會第二期展覽已經進入第4天。截至10月25日17時,已經有來自214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前來參展,累計人數達到約15萬人,到會人數比上屆同期增幅超50%。
與老朋友擁抱,和新朋友握手。在熙熙攘攘的廣交會上,來自全球的采購商、參展商再度相逢,用熱烈的對接洽談點燃了羊城秋日的激情。
綠色低碳展品超二成 廣交會刮起“綠旋風”
本屆廣交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集中亮相。而其中,綠色低碳的“中國制造”吸引了全球采購商的關注。據廣交會官方統計,在二期展覽中,相關企業在線上平臺上傳展品110多萬件。其中,綠色低碳產品就達到了23萬件,占比超過兩成。
新型綠色建材 “筑”造美好家居環境
總臺記者 張琦:這個展臺面積并不大,但是工作人員介紹,每天來到這里咨詢洽談的外商有兩三百人,吸引他們的就是我旁邊的這種新材料。這款材料用手就可以輕松把它彎曲起來,這其實是一片陶瓷。這種材料主要用在建筑內外墻上面,作為瓷磚或者涂料的替代品。
這個產品有三個特點:一是非常輕,這樣一片材料用一只手就可以非常輕松拿起來,重量只有兩三百克,如果是傳統陶瓷片重量可能增加十倍以上。二是可變形,它可以像紙片一樣彎曲起來,非常適合一些圓弧形的墻體,適用性更廣泛。三是很環保,它的原料是植物纖維和礦粉。參展商介紹,這類材料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很受歡迎,在我國已經有越來越多廠商生產。
在廣交會現場,不只是新型建材的“賽道”追求綠色,傳統建材生產企業同樣積極主動向綠色、節能轉型。它們通過推進設備升級、創新生產工藝來降低能耗,以謀求更大的市場、更多的訂單。
廣東佛山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當地的陶瓷行業前兩年已經開始了從燒煤到用天然氣的轉變。企業還通過技術創新,降低了陶瓷生產的能耗和污染。
這一屆廣交會展出的綠色低碳產品達到43萬件,展品從原材料到制造過程實現低碳生產,有的產品甚至實現零碳排放。這些貼滿“綠色”標簽的產品,受到眾多境內外采購商的青睞。
更高端的技術、更綠色的產品,不僅符合當下市場對健康的追求,也展現了中國企業在走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努力和擔當。
家居建材探索從生產到使用全鏈條綠色化 現在裝修“綠色環保”已經是大家選擇建材的重要參考標準。這也帶動企業從產品設計到選材、生產多個方面進行技術攻關。不少企業把新產品也帶到了廣交會上。
總臺記者 趙菁:打開廣交會官方網站的展品查詢頁面之后,發現在這里“綠色展位獎”和“綠色低碳產品”等這些和綠色環保有關的關鍵詞出現在篩選列表處。工作人員介紹,這樣的設置也是因為“綠色環保”已經成為廣交會的熱門話題。在這里查詢“建筑”類展品,顯示出有55000多件展品。其中,綠色低碳產品就有15000多件,相當于10個展品里就有3個和綠色環保相關。
這是一款使用回收材料制造的發泡磚,它85%的原材料是使用爐渣、陶瓷尾料等固體廢料制造而成。這種磚在經過特殊加工后產生細小的孔洞,在保持強度不變的情況下重量輕不少,工人在鋪貼時也更省時、省力。
除了產品材質使用可回收材質,生產過程綠色化也是重要的一項。比如拿高耗能的陶瓷產品來說,通常在燒制時,坯料瓷化需要升溫到1350℃左右,但從1250℃升溫到1350℃區間內會消耗30%的燃料。而這些陶瓷制品通過改變(原材料)的成分比例,讓產品在1250℃時就能實現瓷化,從而降低了能耗。
在本屆廣交會上,還有不少產品達到了全鏈條綠色環保。比如這款馬桶,通過改變表面釉質(材料),以及排污管道的弧度,在保證沖力效果不變的前提下,每按壓一次它的出水量比普通同類產品減少了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