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根據官方統計,截至10月24日17時,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累計到會人數已達到14.2萬人,來自212個國家和地區,這兩個數據都比上屆同期大幅增長。
“新三樣”產品受矚目
廣交會不僅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也是“展新”“推新”的平臺。在本屆廣交會第一期展覽當中,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持續走俏,展現出了“中國制造”的強大實力。
創意與顏值兼備 “大家居”人氣旺 在“大家居”主題概念的加持下,本期參展企業更加注重設計和科技的創新突破,這不僅讓產品迎合了海內外消費者需求,也給廣交會帶來了火爆的人氣。
總臺記者 韓宇皓:在廣交會現場,新產品、新工藝、新創意扎堆亮相,自帶“流量”的各式創意產品展位前最為人頭攢動。一款款“新”“奇”“特”的展品吸引著境內外采購商聚集洽談、駐足流連。這款1.8米高、1米寬的鏡子和普通的鏡子不同,它是一款采用非玻璃材質,通過納米級的鏡面鍍層制成的一款全身鏡。重量大概只有普通鏡子的十分之一,通過一根手指就可以把它拎起來。
新型產品層出不窮,傳統產業同樣煥發新意。不少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在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將老傳統和新元素相結合,在這里首發、首展。在日用陶瓷展區記者看到,不少瓷器生產企業不僅將現代美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還在傳統生產工藝上進行了升級改造,生產出更多優質產品。企業的不斷創新,讓他們獲得了更多訂單、更大市場。
參展企業結構優化 高新企業帶來新“智造” 為了迎合國外客商的采購需求,中國企業不斷研發創新產品。很多企業在面對采購商時,經常會說“你要什么功能,都可以加、都可以變”。
在廣交會餐廚用具展區,一家北京企業的展位吸引了不少境外采購商。工作人員熟練地從一款便攜式手沖氮氣咖啡杯中倒出一杯冷萃咖啡,把原本需要數小時的制作過程縮短到了1分鐘。
在第二期中,多數企業通過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出更多綠色低碳產品,不僅保住了訂單,還擴大了市場規模。這家企業利用天然植物纖維制成一次性餐具,產品暢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外貿的韌性背后體現的是經濟的活力、產業的轉型升級。記者從展會了解到,越來越多中國外貿企業針對市場的差異化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并通過廣交會聯通內外貿的平臺作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