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名山川、吃團圓飯、看月兒圓、發朋友圈,已成為現代人過中秋的“基操”。而這背后,則是刻在國人骨子里的樂觀、仁孝品質,以及根植在中華文字里的浪漫分享欲。
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文化習俗都有哪些?假如互聯網可以打亂時空,連接過去,那古代文人都會做些什么?
大眾新聞聯合川觀新聞客戶端、新湖南客戶端、南方+客戶端、寧夏日報客戶端、交匯點新聞客戶端、群眾新聞客戶端,以古詩詞為題,用AI手段描摹歷史,并透過李清照的朋友圈,看到了隱藏在詩詞中的中秋文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曾經,古代文人用浪漫的文筆,給了我們對歷史的想象;而今,這些詩詞化身為AIGC的一道道指令,給歷史“披上”五彩斑斕的外衣。
當詩詞世界撞見現實世界,當古代中國遇上今日中國,會發生怎樣的美學碰撞?大眾新聞客戶端聯合六省黨媒平臺,用鏡頭重新記錄古人筆下的情、景、物,這場跨越前年的文化PK,你更pick哪一個?
策劃:代玲玲
統籌:劉爽 唐浩鑫
文案:李振興
制作:李姝蒙 閔曉萌 車婷婷
大眾新聞客戶端、川觀新聞客戶端、新湖南客戶端、南方+客戶端、寧夏日報客戶端、交匯點新聞客戶端、群眾新聞客戶端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