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民政部、中國老齡協會等14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老年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從老年讀物供給、數字資源建設、老年閱讀環境等方面提升老年閱讀服務。
《意見》提出,各級公共文化機構,應當考慮老年人的特點,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做好場地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改造,提供適合老年人需要的閱讀導覽、無障礙閱讀設施設備和服務等。新聞出版主管部門要加大對老年讀物的支持力度,鼓勵圖書、報紙、期刊等出版單位,按照老年人需求分層分類優化出版結構,并配備有聲、大字、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
加強數字資源建設 方便老年閱讀
統計顯示,60歲及以上的網民人數已經超過1.57億人,數字閱讀越來越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這次出臺的《意見》提出要加強數字資源建設,方便老年閱讀。
《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數字化支撐作用,依托各類數字閱讀平臺,加大優質老年讀物的資源整合。鼓勵各類數字閱讀平臺、相關互聯網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等做好適老化改造,開發專為老年人閱讀服務的平臺和應用。
中國老齡協會宣傳部主任 龐濤:數字閱讀越來越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閱讀還存在不少數字鴻溝,例如,適老化的數字閱讀產品較少,優質內容供給不足,老年數字化閱讀環境不夠友好;等等。
《意見》提出,要鼓勵各類出版單位、數字閱讀平臺和其他社會力量參與數字閱讀資源建設,加快開發電子版、有聲版老年讀物。用好涉老部門的新媒體平臺、移動互聯網應用等,在服務老年人閱讀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浙江溫州:
特色老年圖書館 打造適老化閱讀環境
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出行不便、視力減退等原因,很多老年人減少了閱讀的時間,這次出臺的《意見》提出要優化老年閱讀環境,就是為了更加便捷老年人閱讀。浙江省溫州市圖書館是全國最早設立老年分館的公共圖書館,有哪些專門為老年提供的特色服務呢?
這是溫州市圖書館請來的志愿者在用當地方言給老人們講解《西游記》,用溫州方言講書是溫州市圖書館推出的特色閱讀課程。
除了地方方言閱讀課,溫州市圖書館還開設養生保健、旅游、攝影、法律法規、國學、傳統文化等各類講座。
溫州市圖書館老年分館成立已經有十幾年了,館舍面積近兩千平方米,館藏文獻近5萬冊。圖書館保留傳統預約方式,由會溫州話的工作人員值班,不僅方便老年人預約,還幫助他們“自助借還”“圖書檢索”等,另外還通過設立“大字號文獻專架”、提供老花鏡或放大鏡等措施,方便老年人閱讀。
溫州市圖書館科技報刊文獻服務部主任 江顯晶:我們為了方便70歲以上的老人借書,我們提供了“書香門遞”閱讀服務,他可以撥打我們的閱讀電話,提供他的要求,由我們的工作人員把相關的圖書找出來,免費郵寄到他家里。
山東濟寧:
老年教育資源共享 老年大學進書店
“老年圖書館”的特色活動激發了老年人閱讀的熱情,在山東濟寧,為了方便老年人閱讀,當地書店跟老年大學合作,在書店里設立了一個小小的老年大學,為老年人提供了文化養老空間。
這是一場名為“品味論語”的讀書分享會,退休教師孫慶獻帶領老年讀者朗誦《論語》經典語句心得體會。
山東濟寧市民 苗美:退休了以后有自己的時間了,需要豐富自己的人生,豐富自己的心靈。
為了滿足老年人的閱讀需求,今年,濟寧新華書店聯合當地老年大學創新老年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在新華書店里辦起了老年大學,通過吸納整合社會力量,推出了書畫、閱讀、詩詞賞析等課程。不到半年,就吸引了上萬人次參加。
濟寧新華書店漫舟書城經理 張瑩:從心理需求層面,老年人渴望尊重和陪伴,對新知識也有濃厚的興趣,我們以開設老年大學和組織豐富的文化活動為途徑,為老年群體搭建起一個閱讀、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在退休以后,與書香為伴,開啟更加充實、快樂和健康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