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2月28日電 (記者 張強)記者28日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2025年,安徽計劃實施黟縣皖南蘇區江邊特委、蕭縣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六安淠史杭水利工程設施等100個革命舊址保護展陳項目。
安徽省金寨縣將軍廣場。 (無人機照片)(資料圖)韓蘇原 攝安徽是革命文物資源大省,六安、安慶等地又是全國重要革命文物片區。據統計,目前安徽省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點3000多處,可移動革命文物超11000件(套)。
據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革命文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安徽將以“三大工程”為抓手,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邁上新臺階。
在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工程方面,安徽將編制實施大別山、皖中、淮南、淮北等7個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規劃;持續推進百項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新四軍軍部舊址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的項目,策劃推出革命文物高質量展覽,建成一批紅色文化標識地。
在紅色文化研究闡釋工程方面,安徽將錨定大別山精神、新四軍精神、王家壩精神等,對安徽省紅色文化進行研究闡釋,深入挖掘時代價值,塑造紅色文化地標;編纂出版《安徽革命文物概覽》《安徽革命文物故事》等書籍,推進革命文物數字化建設。
在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工程方面,安徽將建設“覺醒年代 革命啟航”等10個革命文物主題游徑,建設50個紅色旅游重點村;重點建設20個紅色旅游康養基地、10個長三角“紅色+療休養”目的地等,打造一批“紅色+休閑度假”游品牌產品。
2024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編制出臺《大別山(安徽)紅綠交融文化旅游圈發展規劃(2024—2027年)》,制定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推動大別山紅色資源與綠色生態資源有機融合,實現安徽大別山文化旅游圈高質量發展,對全國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同時,安徽省紅色資源入選國家紅色基因庫建設單位達6個,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