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阿拉善2月28日電 題:阿拉善“三北”六期工程開工 要把三大沙漠“鎖住”
中新網記者 陳峰
“我宣布: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項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鎖邊帶‘合龍’戰開工!”28日,隨著“開工”指令下達,現場人聲鼎沸。
當日,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防沙治沙項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鎖邊帶“合龍”戰開工儀式,在巴丹吉林與騰格里沙漠交匯處舉行。
圖為開工儀式現場。敖斯爾攝現場,人們干勁十足,揮動鐵鍬,將梭梭樹苗穩穩植入沙地。不遠處,無人機、播種機等機械穿梭于茫茫沙漠,發出陣陣轟鳴。
據悉,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蔓延、連片造成的危害,40多年來,阿拉善民眾在大漠戈壁植樹造林、種草固沙,累計防沙治沙近1億畝。
2024年,阿拉善盟治沙成果顯著,治沙量相當于過去5年總和,在三大沙漠邊緣成功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綠色防線”,形成“合圍”之勢。
2025年,阿拉善盟將在過往治理基礎上,以半年時間補齊全面“合龍”的最后“缺口”,打通全線貫通的“斷點”,用1856公里的防沙阻沙帶,將三大沙漠緊緊鎖住。這是一場與風沙的賽跑,千里“綠色”鎖住萬里“沙海”的奇跡正在上演。
圖為民眾種植梭梭樹。中新網記者陳峰攝回憶往昔“綠進沙退”的艱辛歷程,阿拉善右旗巴彥高勒蘇木巴音寶格德嘎查書記馬軍感慨萬千:“早些年,這里風沙肆虐,狂風裹挾著沙塵,肆意侵蝕周邊的草場與村落,咱們嘎查的農牧民日子過得別提有多難受了,農牧業根本發展不起來。”
“后來,‘三北’工程開始建設了,通過人工種草、工程固沙、封沙育林等方式治理后,效果大家都看得見。以前到處跑的流沙被固定住了,沙漠里到處冒出來的綠色,那是咱們的希望啊!”說罷馬軍的臉上洋溢出藏不住的自豪。
圖為無人機進行播種作業。敖斯爾攝阿拉善盟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競軍形象地比喻:“我們的工作就像給沙漠鎖邊,如同給衣服拉上拉鏈,讓里面的沙子跑不出來。”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依托國家重點生態治理工程,累計完成荒漠化綜合治理任務9592.72萬畝,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據了解,2025年,阿拉善盟計劃全年完成防沙治沙面積300萬畝以上;圍繞內蒙古與寧夏、甘肅邊界區域開展聯防聯治項目,構建環兩大基地的林草防護帶,守護生態安全;持續鞏固三大沙漠鎖邊林草帶建設,填補空白區,阻止沙漠南侵東移、蔓延匯合,實現“合龍”目標,讓沙漠重披綠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