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前,商州區沙河子鎮上的書法家們來到集市,為群眾義務寫春聯。(記者 賈書章 攝)
本網訊 (肖云 李亮)臘月二十三日,記者在市汽車站、火車站以及客都、家都等大型購物商場看到,這些場所的人流量明顯增多,外鄉人回家過年,城里人準備年貨,滾滾的年味撲面而來。而這個味兒,比往年則多了一份理性、綠色、健康、現代。
吃喝不愁了,更在意家人的團聚
市老年藝術大學的學員雷曉東,是典型的50后。在她的印象中,以前過年買肉,大家都搶著買肥的,因為肥肉油厚,可以把油弄下熬蘿卜湯,肉還可以切片再炒一盤,這樣不僅有肉吃,還能省下買油的錢。現在買肉,多數人都挑瘦的,不但好吃脂肪也不高。“這幾天,在大街上看到熟人,問年貨辦得咋樣了,人家都笑呢,說有啥辦的?現在天天都像過年哩。”雷阿姨感慨地說。
雷阿姨告訴記者,現在日子過好了,吃穿都不用愁了,過年更多的不是想著吃啥、穿啥,在她心里,過年能和家人團聚才是最重要的。她說,身邊有好多朋友圖方便,都去飯店訂年飯,但是她從來不在外面包飯,一直堅持在家做,一來能省點錢,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和家人一起做飯的樂趣,她覺得這樣年味才不會淡下去。
勸酒更理性,健康又安全
在市里做藥品代理工作,經常走南闖北的徐哥說,這幾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們看待過年更理性了。以前臘月里,很多人就開始準備年貨,什么都買,特別是蔬菜水果,一買就是一大堆,年過結束都吃不完,爛了就只好扔,太浪費了。現在買東西都方便的很,大家也不用屯貨了,年前適量買點,不夠了隨時去買新鮮的。團年飯也比往年簡單清淡了,大魚大肉少了,綠色營養的菜多了,又健康又省功夫。“最重要的是勸酒的現象少了。以前正月里給別人送貨,遇上熱情好客的人家了,非得留著喝一頓,喝吧,開車不安全,不喝吧,主人又熱情的不得了,真是為難的很。現在農村的人思想也開明了,知道醉酒駕車要判刑,不像以前那樣勸酒了,有的還勸我少喝點。”徐哥強調道。
旅游過年,正在興起的時尚
在市里上班的單身青年小李,早和朋友商量好去澳門旅游過年。半個月前,她就把簽證辦了下來。“平時上班忙,哪有時間旅游啊,過年好不容易放幾天假,肯定要好好利用一下。趁著現在還沒結婚,沒什么負擔,到處走走,放松放松,能增長見識,也算是一種比較時尚的過年方式吧”。
小夫妻的新年心愿
家住柞水縣桃園小區的王女士,去年喜得貴子。她稱這兩年朋友們都會“玩”了,不再像以前不是在家看春晚,就是打牌喝酒,有的朋友吃完年夜飯,會約幾個人一起唱歌、跳舞。
鄰居小陳一家人還會開車去西安看夜景。“要不是娃小得帶娃,我早就和他們一樣出去玩了!”朋友們的“瀟灑”,讓王女士羨慕不已。她說,等娃大點了,也買輛車,和老公一起到處逛逛,過個“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