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趙立新 楊濟成)他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程度,卻是10多年來報紙的鐵桿讀者,退休后更是以報紙為伴侶,年訂閱三份大報,還零購各種喜愛的報刊成10種,每天閱讀四五個小時,把讀報當作文化養老的樂趣。雖然因文化程度所限,常會碰到一些攔路虎,但并不妨礙他的閱讀興趣。他,就是65歲的商洛汽車大修廠退休工人李大水。
李師傅1948年出生于山東省沂蒙山區,因家庭貧困12歲就離開學校隨父母為全家生活而奔波。1965年,18歲的他已是身高1.78米的山東大漢,被黑龍江省農墾局下屬農場招工當了一名機修學徒工。由于天賦聰慧,刻苦鉆研,學徒期未滿已是一位合格的機修工,在汽車修理崗位上練就了一手汽車鏜缸磨軸的絕活。1989年,被商洛汽車大修廠引進后,以精湛的機修技術,用戶第一的服務態度,深受遠近客戶的歡迎,結束了多年來鏜缸磨軸要送西安修理的歷史。不僅為車間招攬來大批業務,而且增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修理行業如林的大潮中,成為商洛汽車鏜缸磨軸第一強手。他不光技術素質過硬,還心系企業發展和生存,經常為領導提合理化建議,節約成本、提高效益,曾多次被廠里評為先進生產者和技術標兵。他為人正直,性情剛烈,具有山東老區人的豪爽氣質,也有北大荒人的頑強拼博毅力,更有商洛人的淳樸本色。
他酷愛讀書看報,退休后盡管退休金不多,加上看病吃藥花費較大,但卻不惜花錢訂報。以2011年為例:他每月1600余元退休金,因身患心臟病等疾病,月平均藥費500-600元,房租每月360元。年度訂《華商報》、《參政消息》、《老年日報》費用總共609元,平時在報亭零購《新周報》、《環球視線》、《軍事周刊》、《時事參政》等多種報刊年近500元。平均每天報刊費支出3.20元。他租住的房間中,幾乎到處是報刊,除在報刊中自己吸取文化營養外,還經常將報紙刊登的新聞熱點、文史風物、生活與法、醫療指南等特刊知識及一些治病驗方、偏方,民間祖傳秘方及食療養生方法復印后贈送給親朋病友分享。和他接觸閑聊中,他談的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外交、醫療保健、社會熱點、國際動態等無所不有,根本不像一位只有小學文化的普通工人。他說報紙是百科全書,是社會大學,是家庭“教授”,是健康“名醫”,是生活益友,是精神食糧。每天閱讀報刊生活不空虛,精神不貧乏,思想不陳舊。既知天下事,又懂保健方法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產品。李師傅多年看報的良好習慣,養成善于觀察和思考問題,及時發現一些社會弊端和不良現象,他會毫不猶豫地向有關部門反映,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后,更加激勵起李師傅讀報的熱情。他說:黨中央作出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關于反腐敗不要空談要實干的行動合民心順民意。特別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黨的各級領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對人民群眾提出的要求立改立辦,更加關心群眾利益,更加關注弱勢群眾的安危冷暖,使我們企業退休工人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使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