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劉晶瑤)歲末年初,人們紛紛整理心情,回顧一年中的點滴得失。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北京語言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漢語盤點2013”,近日正式揭曉。“房”和“正能量”分別當選國內年度字和年度詞,“爭”和“曼德拉”分列國際字和國際詞第一,“霾、夢、改革、土豪、光盤行動、中國大媽”等熱詞榜上有名。“房”字之所以高居榜首,自然和最近幾年房價輪番上漲密不可分。
以北京為例,今年3月份海淀區華清嘉園一間37平方米的一居室,因為是中關村二小的學區房,被掛出單價10萬元/平方米的天價。房價上漲趨勢,貫穿了2013年始終。住有所居的期望,成了人們心底最大的寄望。
面對民眾的住房期盼,各地不約而同地加入了“限購”行列。截至12月中旬,13個城市提高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而限購條件更為寬松的自住型商品房項目,限房價競地價的模式,比同地段商品房便宜30%的定價方式,讓城市“夾心層”看到了住有所居的希望。與此同時,試點公租房、廉租房并軌,試點取消經適房,也從公平的角度,呵護了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夢”??梢哉f,“房”字是當之無愧的年度漢字,而這一點也得到了政府層面的重視。從各方面調控房價的政策,正在逐步合圍,有望發揮作用,緩解百姓住房之憂。
2013年,霧霾天讓越來越多中國人有了切膚之痛。這一年中,“我拉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厚德載霧、自強不吸”等,成了自我解嘲的熱門段子。西安大雁塔、北京央視大樓、上海外灘等,都有過霧霾中不見樓閣的經歷。霾也不再是北方人民的專利,南方也遭遇大面積霧霾的侵擾,就連最南端的海南省也未能幸免。
霧霾影響的,不只是人們的心情,更威脅到健康。而“霾”字成為年度熱門漢字,更說明了它嚴重地侵入了公眾的生活。“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才是人們想要擁有的城市生活,讓城市與自然和諧發展,正成為這一輪城鎮化建設中首要強調的問題。
可以說,一個“霾”字既概括了過去30多年城市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弊病,又象征了未來改革的方向。“霾”字反映出當前工業發展結構、能源使用模式、人們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綜合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時所說,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破霾”?毫無疑問,必須“糾偏”,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加環保領域的作為,進行統籌規劃和綜合治理。
還有許多年度熱詞,也能反映出民眾的關切。比如“中國大媽”現象,反映出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土豪”現象,反映出人們對貧富差距擴大的關注。總之,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中國未來發展要給民眾更多的信心與期盼。
其實,每一個“年度漢字”,都是觀察社會的窗口,都代表著民之所憂、民之所盼。“年度漢字”更應該被每一個社會管理者牢記心中,時時作為衡量“政之得失”的標尺,進而切實推進社會管理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