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剛
從銀杏園向東步行一根煙時間,再沿王塬橋朝東約200米處的公園南岸草地上,一樹樹紅梅正在熱烈綻放。手機識圖顯示,這里的紅梅有朱砂梅、宮粉梅、美人梅和龍游梅四種。
商州地屬陜南,卻少有種植梅花的記錄。此處梅花皆從外地移植而來。從開過的部分花朵來看,去冬大寒中,紅梅們顯然用盡了力量,也演繹出了什么叫不懼嚴寒,什么叫一腔赤誠。
也許因為移植,這里的紅梅呈現“不妖不媚、不俗不驕”之態勢。但于華夏故園生就的那一身剛毅倔強,冷香自斂的品性,儼然猶在。
這里的紅梅不僅有江南紅梅“不妖不媚”之品德,也有在丹江濕地安靜扎根之心性。距其一丈之外,就會聞到一陣陣冷香不斷襲來。
她微笑著向你走來,一身紅艷,猩紅沉靜的冷香,讓你在疏影橫斜里,尤感春光不敢辜負,美好不能褻瀆。是這處梅林中的朱砂梅,俗稱“骨里紅”。
她一臉淡紅或粉紅,大老遠就讓你眼前一亮,繼而款款而動。那濃郁的冷紅,讓你心腦清靜,一身肅穆。于三千多年華夏梅園的種植圖畫中,祖先們的辛勤身影,如在昨日。那時,先人們習慣將她與朱砂梅統稱為紅梅。這是“梅園”中的粉紅色梅花,叫宮粉梅。她是梅花栽培類型中品種最多的梅花,花果皆可食用。
徜徉中,又一位美女披紅而來,你感到,世間美女歷來不少,但傲雪冷艷,獨立冰霜的美女少之更少。她和宮粉梅同為梅中稀有品種。她冷艷而嬌羞,二月至四月初,聯合其他紅梅,將大紅色花朵綻放枝枝鐵骨上。她叫美人梅,法國人培育,由我國育梅專家陳俊愉教授從美國引進。
龍游梅,枝干自然扭曲,樹冠延展若游龍,故叫“龍游梅”。她,可賞花也可賞枝,枝條自然直上的叫直枝梅;枝條自然下垂的叫垂枝梅;枝條自然扭曲的是龍游梅。她開月白色重瓣花,為梅中珍品。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是王安石的《梅花》;“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這是柳宗元的《早梅》;“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這是李清照的《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是林逋的《山園小梅》;“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這是蘇軾的《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是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各種詩詞中的梅花,都沒有像毛主席這首《詠梅》,把紅梅傲雪斗霜描寫得深刻而豐滿,堅韌而無懼。更把中國人民在危難時期不懼強權,自力更生,只爭朝夕的民族氣概,傲雪迎霜一般,展示在世界面前。他激勵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心戰勝艱難與圍困,永不言敗的革命斗志如紅梅一樣傲寒迎雪。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讓我們百唱不厭。鏗鏘赤熱的《紅梅贊》,引導我們站在紅梅樹下,看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復興而英勇赴難的“紅梅”情懷和不朽身影!
盛世賞梅,除頤養心性之外,最多縈繞于懷的是,傳承革命先烈不怕犧牲,獻身民族復興的“紅梅”精神。這就是“紅梅”于陣陣嚴寒中,奮力綻放的魅力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