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鄔 鋒)近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以來,我市緊扣“一都四區”總目標和“3466”總抓手,聚焦“雙對標、雙50”,堅持“項目線、企業線”兩線齊抓,大力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質效提升、活力增強的良好趨勢。
1-5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7%,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2.8%,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8%,增速居全省第四,呈現穩中有進運行態勢。經濟先行指標表現較好。截至5月末,全市工業用電量10.29億千瓦時、增長28.3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10.85億元、增長13.97%,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596.23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73.53%。
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我市建立了周末現場觀摩會制度,促進各縣區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創新推行“五庫兩單”項目全過程管理機制,著力解決項目建設統計口徑不一、底數不清、轉化率低等問題。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項目進展,西十、西康兩條高鐵和丹寧高速東段、洛盧高速加快建設。46個省級項目開工在建45個,開工率97.8%;完成投資71.45億元,超序時進度10.87個百分點。
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全市上下緊盯“3+N”產業集群,推進礦業“五化”轉型,新材料、現代醫藥、綠色食品分別增長8.4%、16.4%和35.3%。突出抓好數字經濟和標準化廠房建設,秦嶺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建成運行,開工在建工業標準化廠房40萬平方米。商洛經濟技術開發區啟動建設,商南縣工業集中區申報創建省級經開區。
三產旅游加快恢復。市上出臺穩經濟促消費“八條措施”,舉辦紅酒品鑒會、蘇陜美食節等促銷活動,開展汽車家電企業進集鎮、進社區、進農村“三進”活動,發放首批汽車家電消費券,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推出“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秦嶺康養清涼之旅等多條精品旅游線路,我市入選西部中小城市鄉村旅游訂單量前十。
創新引領作用增強。秦創原商洛創新驅動平臺網絡平臺建成運行,幫助盤龍、德潤康等企業解決入駐飛地孵化器辦公需求等問題21個,征集新材料、大健康、生物醫藥等8大領域科技需求158項。
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市上出臺激勵鄉黨回鄉投資10條、支持發展總部經濟8條等政策措施,編印了《“3+N”產業鏈招商指南》《商洛市外商投資指引》,舉辦了招商引資暨首屆鄉黨回鄉發展大會,招引國網新源、三峽集團、中國電建等大型國企在我市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90.16億元,其中省際到位資金356.55億元、增長10.4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330%。
糧食安全底線更加牢固。我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市收獲小麥51.8萬畝,夏糧喜獲豐收。加快推進糧庫項目建設,新啟動7個標準化糧庫建設項目。抓實成品糧油和應急供應網點建設,全市98個鎮辦共建設應急供應網點143個。
目前,隨著洛盧高速、環城南路等重點項目的加快推進,比亞迪年產1000MW單晶硅片電池片、弗迪科技線束工廠商洛分廠等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全市經濟有望延續穩定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