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王尚鋒)如今,商洛東梓實業公司使用銅材加工企業的銅泥、低品位鋅礦和含鋅廢渣,生產鋅錠和硫酸鋅;柞水博隆礦業公司通過多段回收鐵、銅、硫和重晶石的方式,將低品位硫鐵礦變廢為寶……過去堆積如山、污染環境的尾礦廢渣,現在已成為尾礦陶瓷、尾礦水泥等新型材料的主要原料,我市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破解了“變廢為寶”的難題。
近年來,隨著以金屬、非金屬和建材為重點的現代材料工業的加快發展,工業固體廢棄物排量與日俱增,各種金屬和非金屬尾礦、礦山和冶煉渣場已達316座(處),其中尾礦庫109座,堆積量高達4300多萬噸,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環境,還形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為從根本上消除尾礦安全隱患,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使其變為二次資源,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多贏。200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決定》,提出了創建國家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的目標,大力發展現代材料及其配套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實施工業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啟動實施了尾礦綜合利用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資源綜合利用。
經過近4年的艱苦工作,我市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在政策保障、技術研發等體系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核心二支撐三聯動”的商洛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模式:以創建國家示范基地,帶動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技術和政策扶持為支撐,以組織保障、示范帶動、協會搭橋聯動,推動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創造了多項全國和全省第一,在地級市中第一個針對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編制了專項規劃并獲得批準實施;市政府成立了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領導小組,設立了縣級建制的市尾礦資源綜合利用中心和科級建制的縣區尾礦資源綜合利用中心,并加入了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和國家尾礦技術戰略創新聯盟,是全國第一個設立專門從事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工作行政機構的市區;成立了陜西現代材料研究院商洛分院、中國尾礦技術商洛研發中心、陜西省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是全國第一個形成較為完整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研發體系的市區;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扶持發展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從專項資金、政策等方面扶持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這在全國地市級還是第一家……
到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以商洛煉鋅廠電鋅廢渣回收有價元素、丹鳳皇臺礦業公司銅尾礦回收有價元素等為代表的30多個項目,年可利用尾礦、廢渣近600萬噸,礦產采選企業資源綜合利用成效顯著,礦產資源回收率和共伴生礦資源綜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目前建成、在建、規劃擬建的尾礦資源利用項目83個,已初步形成了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