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陳紹利)2015年,我市以“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為目標,堅持讓人民群眾“少生疾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改革思路,以建立六大體系為重點,破除管理體制,優化運行機制,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打破資源壟斷,促進優質衛生資源下沉。啟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由市中心醫院牽頭與商州、丹鳳、柞水等3縣區6家縣級醫院、4家社區服務中心、3家鎮衛生院組建了市中心醫院醫療聯合體。市中醫院和婦保院醫療聯合體正在組建當中;全市15家縣級公立醫院與35家鎮衛生院結對推行醫療服務縣鎮一體化改革,每縣區建立2至3個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建立了市、縣、鎮、村四級醫療機構的有效協作機制,優質衛生資源下沉機制初步建立。市、縣公立醫院共為鎮衛生院派駐醫技人員176名,免費培養醫技人員143名,幫助鎮衛生院建立優勢特色專科21個,一體化鎮衛生院共接診患者38.5萬人次、住院1.29萬人次、業務收入5124.67萬元,縣域就診率達到86.5%,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打通渠道梗阻,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制定下發《商洛市分級診療制度實施意見》和《商洛市常見病種分級診療指南》,分類制定市、縣、鎮等三級醫療機構的7個專業、21個專科、173個疾病診療目錄和轉診目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設置全科醫療科和雙向轉診辦公室,全面負責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工作。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簽訂雙向轉診協議,暢通轉診通道,規范轉診行為。制定基本醫保差異化報銷等配套政策,通過提高報銷起付線、降低報銷比例、設定雙向轉診比例等措施解決患者“上轉易、下轉難”的問題。同時利用報刊、網站、傳單等有效形式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患者合理就醫,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年度基層首診率達到65.4%,轉外就診率控制在10%以內,實現了群眾就近方便就醫。
提高統籌層次,提升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制定了《商洛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施方案》,按照人均20元的標準籌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資金,通過招標確定商業保險公司經辦大病保險工作。縣區醫保經辦機構和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設置大病保險服務窗口,與基本醫療保險、民政醫療救助等實行“一廳式”服務、“一站式”報銷。年度籌集基金3985.92萬元,報銷大病患者4361人,支付總金額3516.2萬元,人均報銷9139.9元,最高報銷16.25萬元,住院患者平均報銷比例提高了10.5個百分點,大病患者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5%以上。近期,又對《實施方案》進行了修訂完善,將新農合大病保險統籌層次提升到市級、籌資標準提高到30元、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進一步提升大病保險保障能力,逐步緩解群眾看病貴的問題。
突破編制限制,強化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市編制、人社部門制定縣級公立醫院衛生技術人才引進不受編制限制的優惠政策,多渠道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生222名,聘用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20名。市財政、編辦、人社、衛計四部門制定了《對鎮衛生院空編人員實行補助建立的通知》,按編制將鎮衛生院人員工資納入財政預算,將鎮衛生院626名編內臨聘人員工資納入財政保障,有力保障了基層人才隊伍的穩定。先后選派1042名基層臨床醫生參加全科醫師培訓,已完成培訓570名,考核合格494名,每個基層醫療機構(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平均擁有全科醫生3.58名,為推行分級診療、基層首診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