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深化黨史學習教育亮點走筆
記者 趙有良 特約記者 樊利仁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回爐淬火,鍛造成金。
六月榴花火紅,有“商洛山中小延安”之稱的丹鳳縣,黨史學習熱潮迭起,紅色教育如火如荼。無論是庾嶺鎮紅二十五軍庾家河戰斗舊址、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會議舊址,竹林關鎮紅三軍軍部舊址,還是丹鳳縣烈士陵園、龍駒寨街辦馬爐紅色教育基地,商鎮革命歷史教育基地、中共商洛工委舊址——王柏棟烈士故居,都迎來了一撥又一撥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
總有一種畫面讓人難以忘懷,總有一種情景讓人記憶猶新。“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6月6日,從王柏棟烈士故居傳來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詞。這是丹鳳縣棣花鎮許家塬村黨總支書記許建報帶領的32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像這樣的方式,丹鳳縣各級黨員干部今年在紅色教育基地,以實景、實物、實例為載體,廣泛組織開展現場教學活動190余場次。
黨史學習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教育接受靈魂洗禮。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丹鳳縣第一時間落實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建立了分類指導推進、跟蹤督導落實、過程定期評估、結果納入年度考核制度,構建起縣委書記負總責、各級黨組織書記抓推進、廣大黨員齊參與、縣鎮村協同落實的責任體系,推動了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
“四學四講”學悟有實效
學習是行動的先導。丹鳳縣采取“四學聯動”舉措,推行“四本書”原文學、邀請專家輔導學、線上線下互促學、走進基地現場學,以及流動黨員郵遞資料學、老黨員上門送學等方式,促使黨員深學細悟。目前,丹鳳縣委中心組集中學習10場次、研討交流5場次,赴柞水縣開展了“重走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路”活動。全縣開展專題學習1200余場次、研討交流400余場次,結對幫扶5000余人,黨員干部政治“三力”明顯增強。
組建了由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五老”為成員的宣講團,到全縣各學校、社區開展“四講活動”(講黨史、講黨課、講故事、講事跡)165場次,組織人力挖掘縣內紅色資源,以原中共商洛工委書記王柏棟為原型,編排方言情景劇《南山火種》,更好地講述丹鳳故事,用紅色文化凝聚力量。在庾嶺鎮成立了紅軍小學,建成了紅軍書屋,不斷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體驗度、鮮活性。
“晾曬”承諾 為民辦實事
“根據安排,前兩天我們已經對龍駒寨街辦、商鎮、棣花3個鎮辦承諾為群眾辦實事情況進行了網絡晾曬,即將對武關、鐵峪鋪、花瓶子3個鎮為民辦實事情況進行晾曬,請大家提供最新進展,接受群眾監督……”這是6月7日,工作人員楊莉在全縣黨史學習教育聯絡微信群中督促各單位按時上報資料。
丹鳳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大力開展“三曬三比三提升(曬承諾、比擔當、提升宗旨意識;曬辦理、比作風、提升辦實事質量水平;曬成績、比實效、提升群眾滿意度)”活動,按照“縣級領導辦大事,科級干部辦硬事,一般干部辦實事,基層黨員辦急事,年老黨員辦好事”的要求,通過曬承諾、曬辦理、曬成績,倒逼黨員干部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縣上堅持“小切口、影響大、能辦到”原則,聚焦“五個著力辦實事”和17個方面重點任務,縣直每個單位確定辦實事3至5件,科級干部每人承諾領辦實事2件,一般黨員干部每人承諾領辦實事1件以上,采取開辦電視專欄、“三務”公開欄、微信公眾展播等方式,把黨員干部承諾的事項進行晾曬,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和群眾監督。目前,丹鳳縣級領導領辦實事74件,已辦結30件;科級領導完成領辦1205件,已辦結502件;一般黨員干部領辦1693件,村(社區)黨員領辦10282件,已辦結4112件。
“四個結合”聚力促發展
“黨史學習教育搞得好不好,最終要看是否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6月8日,丹鳳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5月底,全縣第二季度又集中開工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1.24億元。
黨史學習教育中,丹鳳縣堅持“四個結合”,圍繞“五個著力”辦實事,以黨建主題活動為抓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穩增長、社會治理緊密結合,穩步推進“三曬三比三提升”活動,實現了黨員干部作風持續轉變、工作質效持續提升。目前,全縣1.2萬名黨員承諾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回頭看排查整改問題135件,“八個重點產業”擴規增效發展,實施勞動力轉移就業4.95萬人,鄉村振興穩健推進,“項目建設年”收效明顯,155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124個,完成投資29.49億元,其中60個縣級重點項目開工48個,完成投資21.1億元,排查化解風險隱患186件,全縣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