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蕊)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指出,長江經濟帶是“十三五”以及今后一段時期國家區域發展的戰略重點,根據“T型”發展戰略,未來將可以發展成為以超大能力的綜合運輸通道為支撐的、潛力極其巨大的經濟帶。
他是17日在滬舉行的2015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長江經濟帶城市發展研討會上作這一表述的。
上世紀80年代,陸大道就提出了“T型”發展戰略,即由沿海為一個戰略軸線,沿江為主軸線形成的整體空間格局。他進一步闡釋了“T型”發展戰略:海岸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兩個一級重點經濟帶形成“T型”,并在長江三角洲交匯,長江經濟帶將成渝地區、武漢地區與海岸經濟帶聯系起來,這種空間結構準確反映了我國國土資源、經濟實力以及開發潛力的分布框架。
陸大道說,在生產力布局方面,應以東部沿海地區和橫貫東西的長江沿岸相結合的“T型”結構為主軸線,以其他交通干線為二級軸線,按照點、線、面逐步擴展的方式展開生產力布局。
陸大道指出,不能簡單地劃定重點區域與非重點區域、“拍腦袋決策”,應該使我國的生產力布局按照客觀規律和科學模式進行。擁有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優勢的長江經濟帶是“十三五”以及今后一段時期國家區域發展的戰略重點,未來將可以發展成為以超大能力的綜合運輸通道為支撐的、潛力極其巨大的長江經濟帶。
上海市社科院院長、長江開發促進會常務副理事長王戰贊同陸大道的觀點。他進一步指出,目前,長江沒有形成標準化的船舶和航道標準,“黃金水道”的作用尚未發揮出來,一旦完成航道現代化改造,三峽以下的長江航段將真正成為“黃金水道”,將長江城市群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生存共同體”。
2015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長江經濟帶城市發展研討會,由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了望東方周刊、城市中國網聯合主辦,圍繞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轉型等核心論題展開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