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民工納入失業登記范疇,農民工可以按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對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事業單位向社會曝光……為更好地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四川省最新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記者看到,這一綱領性文件在落戶、住房、社保等方面均有政策性突破。
作為農民工輸出大省,四川省農民工2014年達2400余萬人,約占全國農民工總數10%。對進城農民工,四川省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以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為前提條件,全面放開除成都市外的城市城鎮落戶限制,促進農民工進城落戶,享受同等市民權益。同時,農民工將全面納入城鎮就業登記范疇,居住半年以上的城鎮常住人口納入失業登記范圍。
把農民工納入失業登記范疇,意味著農民工與市民一樣,可以平等享受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等就業、創業服務,并按規定享受相關援助、扶持政策。
在“完善和落實農民工社會保險政策”方面,最大的亮點是農民工可以按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文件中提出“按用人單位參保的建筑施工企業應以工資總額為基數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以建設項目為單位參保的,可以按照項目工程總造價的一定比例計算繳納工傷保險費”。
針對部分企業拖欠農民工薪資現象,文件中提出要“強化信用監督管理,對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事業單位,按各行業規定記入不良行為記錄、向社會曝光,并按規定及時將相關信用信息錄入中國人民銀行的企業征信系統”。
農民工進城后,住房問題也將納入當地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四川省將繼續實施“農民工住房保障行動”,全省每年竣工的公共租賃住房按一定比例定向供應給農民工。(記者吳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