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委、市政府在凌晨2時40分接到災情報告后,市委書記胡潤澤、市長陳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召開緊急救援會議,緊急成立救援指揮部,組織開展工作;第一時間了解情況,掌控應急處置,明確要求責任,組織力量營救被困群眾,疏散撤離危險區域群眾;第一時間安排救治受傷人員,保障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第一時間啟動突發性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和自然災害救助II級應急響應,迅速成立了市縣聯合應急搶險指揮部,設立了綜合協調、現場搜救、交通管制、善后安置、次災防治、社會維穩、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10個工作組,市委書記胡潤澤任第一總指揮、市長陳俊任總指揮,常務副市長高健任現場總指揮,動員全市力量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各路精銳齊出動
65個失蹤人員的生命安危,時刻牽動著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群眾的心。65個鄉親的生命,無數國人為之揪心!
“生命至上,搜救第一,要搶抓黃金72小時,不惜一切力量救援失蹤人員。”現場指揮救援的副省長莊長興對武警官兵下了硬命令。
12日凌晨5時,省公安消防總隊接到報告,總隊長王增華立即安排部署搶險救援工作,命令西安消防支隊重型搜救隊和搜救犬中隊隨時準備增援,咸陽、渭南、銅川消防輕型搜救隊集結待命。
5時40分,具有豐富地質勘探和監測經驗的武警黃金第五支隊接到搶險指令,支隊長付國鋒帶隊出動,第一梯隊30名戰士、30余套救援裝備、13臺救援車輛趕赴現場。
上午10時許,陜西省消防總隊全勤指揮部和西安消防支隊重型搜救隊、搜救犬中隊、戰勤保障大隊90名官兵,攜帶12輛消防車、搜救犬和雷達、音頻生命探測儀等裝備趕到了災害現場,組織指揮現場150余名消防官兵開展救援工作。
與此同時,由國務院專家組組成的地質監測專家、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王衛華帶領的省地調院、省測繪局、長安大學、中核集團等專家隊伍也先后抵達滑坡現場,指導制定救援方案,密切監視次生災害,實地排查隱患,確保搶險救援工作科學、高效、安全展開。
40年前為我國首次精確測定珠峰高度的英雄的國測一大隊也臨危受命,所有成員帶著精密儀器,快速地為搶險救援提供一手資料。
武警交通五支隊是國內外應急搶險救援的精銳王牌之師,先后圓滿完成汶川、玉樹、舟曲地震以及云南巧家特大泥石流等30余次搶險救災任務,近日才參加完尼泊爾大地震救援工作,部隊官兵還沒來得及休整,8月12日接到命令后,從西安機動200多公里,14時30分許,由支隊副參謀長凌建紅率領的4人小分隊趕赴現場,勘察滑坡地帶地貌災情,研判救援力量。當天出動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救援車輛8臺,隨后又派出18臺車輛連夜趕赴救災現場。武警戰士、佤族青年巖嘎遠在偏僻的家鄉普沵市孟連縣醫院照顧剛生小孩的妻子,接到歸隊參與救援命令后,他將產婦托付給父母,一刻也不敢耽誤,自己花1000元雇車一路狂奔趕赴普沵,坐飛機趕昆明趕西安,連夜晚安裝設備,次日投入現場救援。從事發當日起,煙家溝十多里的山溝里,就到處停放和穿梭著各種工程車輛,四處飄動著非常搶眼的“消防紅”“橄欖綠”“防護藍”和衛生醫護人員的白大褂。
四級警士長李世民是武警交通五支隊的挖掘機手,得知山陽縣突發重大山體滑坡險情后,撇下剛到連隊探親的妻女主動請戰。13日凌晨剛抵達災區,就接到5歲女兒胳膊摔傷的消息。當他聽到女兒在電話里說“爸爸,你好好救人,我沒事,只是哭了一小下”時,心中既自責又為女兒的懂事而驕傲。
推土機操作手邢艷軍,從尼泊爾救災回來耳垂附近長了一個囊腫,醫生告訴他需要手術治療。接到救援命令后,邢艷軍堅決要求上一線,他在駕駛室一待十幾個小時,顧不上吃飯喝水,讓人把飯帶到塌方作業面來吃。連續的太陽暴曬,胸前出現一大片紅腫,他依然帶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