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團市委堅持“產業第一、能力至上”理念,針對包扶村青壯年勞動力、留守老人、青少年兒童的“個性化”需求,以包扶戶私人訂制“1+1+1”工作模式為載體,深入開展“青春扶貧”系列行動,不斷擴大貧困戶整體脫貧效果,竭盡全力使包扶村發展見成效,千方百計讓包扶戶得實惠。
“精準扶貧 青春扶困行動”為包扶戶提供個性化幫扶措施。針對種植戶,聯系農業部門專家,開展農村“領頭雁”培訓活動兩期,就天麻、豬苓等中藥材種植技術知識進行了專題培訓,手把手幫助村民進行核桃栽培、管理,爭取資金5萬元幫助發展種植天麻1萬窩、豬苓5000窩,核桃建園320畝。針對青壯年勞動力,結合江山景區開發,舉辦農家樂廚藝培訓班,邀請商洛新潮學院高級烹飪培訓師,為全村100余名群眾培訓了特色農家菜的烹飪技巧、菜品擺放技巧等專業烹飪知識,扶持18戶群眾開辦農家樂。針對外出務工人員,通過在北京、廣州、西安等地的駐外團工委,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可靠渠道,聯系接洽合適的工作崗位,并進行集中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實用勞務技能和基本的法律維權知識。針對留守老人,聯系商洛市中心醫院8位心腦血管專家和資深中醫組成專家服務隊,為他們進行全面身體檢查,送去了5000余元藥物,緩解了村民看病難、用藥貴的難題。重陽佳節前夕,為12位困難老人送去6萬元慰問金和慰問品。
“親青貼心 青春公益行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多渠道爭取資金,為江山村55名5歲以下兒童送去價值3萬余元的奶粉,呵護兒童健康成長。積極組織40余名青年志愿者,兩次赴腰市鎮中心校開展志愿服務,與孩子們進行互動交流,送去學習用品。聯系12位優秀輔導員和大學生團干,在暑期、周末走進包扶戶家中,為中小學生進行課業輔導和心理輔導,竭力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持續實施“希望工程”,為考入重點大學的貧困學生送去助學款5000元,并積極聯系青年企業家和愛心團體持續對其進行資助,幫助順利完成學業。
“美麗鄉村 青春建功行動”為包扶村提供有力發展后勁。
一是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協調爭取30.5萬元,安裝了65盞太陽能路燈,對村莊沿路河堤進行修繕,改善了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自籌資金1.5萬元,為江山村購買辦公桌椅、沙發、書柜等辦公用品,幫助建設“便民服務室”,改善了村組織辦公條件。二是美化村莊自然環境。動員團員青年、在校學生,成立農村環境整治青年志愿者隊伍,開展環境整治、植綠護綠和“四清”(清垃圾、清雜物、清庭院、清河道)活動,共同營造良好的生活生產環境。三是增強人文氣息。組織公益組織、大學生社團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法制教育宣傳字畫、標語等,開展各類民俗、文藝、法制宣傳等活動,廣泛傳播核心價值觀,帶動提升包扶村人文環境上臺階,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四是強化宣傳覆蓋。組織新聞媒體、網絡青年、青年網絡志愿者走進美麗鄉村采風,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宣傳美麗鄉村新進展和新成果。同時,聯合市旅游局等部門積極開展六類美麗鄉村示范家庭(“愛國、綠色、法治、書香、和諧”)創建活動,大力營造美麗鄉村建設的和諧氛圍。(團市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