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市公路局送來的200多只白山羊,西口鎮上河村的群眾個個洋溢著喜悅的笑容。50多歲的貧困戶李老漢激動地說,這下他們脫貧致富就有希望、就有盼頭了。
上河村是市公路局的“雙包雙促”包扶村。去年以來該局認真貫徹精準扶貧要求,撲下身子聽民意,開動腦筋找富路,千方百計爭資金,竭盡所能辦實事,為加快包扶村經濟社會發展,促使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普遍贊譽。
全面調查摸底數。全局成立3支入戶調查隊,局長王林山就親自帶隊深入上河村開展調查摸底工作。經過10多天的入戶調查,共識別出貧困戶47戶,全面摸清了上河村的貧困現狀。今年4月份,該局又按照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安排,扎實開展了“五類特殊貧困人口”調查摸底工作,進一步把全村貧困戶劃分為五保低保、殘疾、高齡、因學、因病等貧困類型,切實為開展精準扶貧指明了方向。尊重民意定規劃。2014年該局三年包扶規劃初稿起草好后,曾4次召開包扶村群眾會、黨員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3次對規劃作出修改。最近,為了提早制定好2016年這個收官之年、決勝之年的包扶計劃,該局駐村工作隊又2次把村干部和部分群眾代表請到市公路局,面對面讓他們談想法、提要求。局長王林山說:“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包扶計劃一定要讓群眾滿意”。
瞄準產業促增收。該局依托上河村的山林優勢,把養羊確定為帶動群眾增收的“拳頭產業”,按照“特色養殖、包銷分紅、以獎代補、逐步壯大”的發展思路和“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出資14萬元為貧困戶代繳了入股買羊資金,并抽調一名工作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擔任“第一書記”,長期駐村負責協調指導,同時,還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技術顧問,常年開展技術指導。目前,已建成標準化羊場2100平方米,羊舍830平方米,青貯間18平方米,工作間63平方米,草料房90平方米。
回應期盼解難題。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行路難等問題,充分發揮公路部門優勢,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著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累計爭取投入資金400多萬元,幫助上河村新修硬化村組道路10.3公里,為西口鎮勘查設計過街公路,對西口鎮境內塌方路段進行清理,及時排除了安全隱患。與此同時還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發動全局職工捐贈各類科普技術叢書50余套冊,有效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從輸血到造血、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在市公路局的精心幫扶下,上河村47戶貧困群眾邁向全面小康的步伐越來越堅定、越來越矯健。
(杜會琴 冀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