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一峰 申智文)近年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充分發揮監管和服務市場經濟效能,力促商洛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7月,商洛新一屆班子提出了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建設高質量發展轉型區、生態文明示范區、營商環境最優區、市域治理創新區的“一都四區”戰略目標,為新形勢下保持生態文明和堅持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出臺政策引領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市政府相繼制定出臺了質量強市、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新辦法、新舉措等政策性文件。特別是《商洛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發布以來,我市緊扣產品、服務、工程質量監管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加強對重大基礎設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等涉及民生的質量監管,從生產、銷售、使用和服務等各個環節實施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堅守質量安全底線。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機制,統籌推進質量強市建設、質量品牌發展和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工作機制、質量效益、質量發展環境、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有了新的發展和提升。
質量考核推進高質量發展。市上啟動縣區政府質量考核工作,根據《商洛市質量工作考核實施辦法》,考核內容涉及定量監測指標、定性評價指標等兩大項21項具體指標,圍繞工程、產品、服務質量三個方面,采取資料評審、現場考核和輿情測評、政府質量工作滿意度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2019年度質量考核,丹鳳縣、山陽縣考核為A級并通報表彰;2020年度質量考核,柞水、商州、山陽縣考核為A級并通報表彰。
提升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2021年全市《重點工業產品監管目錄》《生態環保責任清單》,落實監管責任和任務。深化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引導企業實施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在柞水盤龍制藥公司、陜西雨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探索,在8家重點企業開展質量提升示范行動,在27個企業引入首席質量官制度。實施標準引領,加強省級美麗鄉村和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推動“柞水木耳”等一批省市地標實施。加強計量和認證認可工作,建立全市741家4.2萬件計量器具監管臺賬,檢查計量器具1039臺件,辦理環保、機動車、建工建材等資質認定事項41項次;對全市14家工業產品和276家食品獲得生產許可的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開展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檢驗,截至9月下旬,抽檢工業產品510批次,完成全年總任務量的85%,完成不合格產品的后處理工作。
知識產權助力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系列活動,在丹鶴樓廣場舉行全省宣傳周啟動儀式,同時舉辦商洛50家企業參加的名特優產品展,開展知識產權進企業、推介100個創新項目校企對接、企業知識產權業務培訓會、工作交流研討座談會等系列活動,特邀專家講課,進企業、送政策、提質量。組織開展全市春茶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加強“商南泉茗”“天竺翠峰”等商標保護;做好專利商標申請發展服務,進一步增強質量品牌效應,上半年全市獲授權專利175件、注冊商標710件。
強化宣傳服務高質量發展。今年9月,市市場監管局圍繞“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進質量強市建設”質量月主題,開展“質量月”系列活動。市質檢所、計量所、藥檢所走上街頭,開展實景宣傳和樣本檢測檢驗,開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普及質量知識。9月22日,組織全市24個市級部門集中開展“質量月”宣傳活動。9月23日,舉辦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宣貫培訓會,邀請省質量獎評審員郭紅哲同志和卓越績效管理專家張棚陽同志作專題輔導講課,市、縣區局質量工作的負責同志,46家重點企業質量主管和業務人員參加培訓,并就企業質量創新提升、品牌培育評選進行動員安排。
公共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該局制定《商洛市公共服務質量整改提升實施方案》,牽頭實施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的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運行機制健全工程、服務流程優化工程、人員素質提高工程、服務標準規范工程和服務宣傳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設,穩步提升全市公共服務質量;去年底,市政府組成工作組,對11個市級牽頭部門和各縣區服務質量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進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務質量。
政府質量獎倡導高質量發展。今年9月,市上印發了《商洛市質量強市工作推進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首屆政府質量獎評選工作的通知》,立足商洛實際,開展首屆政府質量獎評選,緊貼商洛“十四五”規劃、服務“一都四區”戰略目標,將在新材料、特色農業、現代醫藥、康養產業、現代服務業五個領域評選出質量管理佼佼者,進行表彰獎勵,倡導鼓勵企業和全社會積極參與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