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世界第一高峰。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人希拉里和他的向導丹增·諾爾蓋從尼泊爾一側的南坡成功登頂,創下人類首次登頂珠峰的壯舉。
中國,作為攀登珠峰的“東道主”,一批又一批的中國登山健兒前仆后繼,勇攀高峰。幾十年來,珠峰依然還是珠峰,中國登山者的初衷和身份卻在悄然發生變化,折射出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
從北坡成功登頂
雖然從南坡已經登頂成功,但直至1960年,北坡還沒有成功登頂的先例。1960年,國家體委決定由中國人單獨組隊,從北坡挑戰珠峰。在當時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中國登山隊經過兩個多月的奮戰,最終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于當年5月25日4時20分成功登頂。
改革開放后,中國登山與海外登山團體聯手創造了諸多佳績和佳話。其中,1988年中日尼三國聯合雙跨珠峰,無疑是世界登山史上最為經典的聯合登山活動之一。此后,中蘇美聯合攀登珠峰、中巴聯合攀登珠峰、中韓聯合攀登珠峰等活動陸續展開。這些活動,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
圣火閃耀“世界之巔”
作為世界最高峰,珠峰成為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見證和親歷者。1999年5月27日,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圣火火種——“中華民族圣火”在“地球之巔”誕生;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奧運圣火閃耀在“世界之巔”。
進入21世紀,民眾對于業余活動的要求也不斷提升。長期被專業運動員“壟斷”的登山運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業余愛好者前來嘗試,國內業余登山運動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