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多業并舉——
獨辟蹊徑闖市場
宋雨萌 實習生 郭文琪

村民正在制作萌發菌

趙王琦在介紹萌發菌
金色的陽光照在大地上,溫暖而舒適。走進丹鳳縣龍駒寨街辦江灣移民新村興茂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幾位中老年人圍在一起邊說邊笑,手上卻忙著制作萌發菌。
“我叫趙喜盈,今年60歲了,在這里已經干了三四年的活,平常就在這里賺點零花錢。”村民趙喜盈說,興茂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帶動附近10多名村民就近務工增收,為搬遷點部分中老年人提供了穩定的增收渠道。
趙喜盈所說的興茂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叫趙王琦,是當地有名的養殖戶。趙王琦除了組建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外,還經營著生態黑豬養殖場,創辦了丹鳳縣寺坪鎮甘溝村的養驢場。這位33歲的青年,依靠智慧和經驗,借助好政策的東風,一步一步將事業做大做強,信心滿滿地帶領鄉親奔小康。
堅持夢想敢于拼搏
趙王琦是丹鳳縣龍駒寨街辦西康村人,初中畢業后就出門務工,他做過民工、包過工程、當過客運司機,在摸爬滾打中探索著致富路、天有不測風云、2010年的一天,他的父親突然被查出患有食道癌。術后的父親需要精心看護,趙王琦毅然返鄉照顧父親,這也開啟了他的創業路。
2012年,丹鳳縣政府動員有能力、懂技術、會經營的群眾大力發展千頭豬場、萬頭豬場,通過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乘著大好政策的東風,趙王琦拿著積攢的資金,從河北引入白豬養殖。初次接觸養殖行業,趙王琦心中迷茫,不知道未來能否如他所想,只是鼓足干勁,努力將當下的事情做好。
2016年,豬肉價格暴跌,豬場入不敷出,趙王琦的養豬項目瀕臨破產。他深刻反思自己,在既有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學習,不斷探索市場規律,繼續勇往直前。他相信只要堅持夢想,敢于拼搏,終有回報。同年,在丹鳳縣科技局的推薦下,趙王琦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前往北京參加培訓。這次學習,讓他對養殖黑豬有了新的認識。
“當時培訓的內容就是發展特色產業,那時候還沒有養黑豬的人,培訓的老師推薦了這個黑豬產業,才有了我現在的黑豬養殖場。感謝黨和政府給我的幫助,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教給我致富的金點子。”回想起當時的經歷,趙王琦充滿感激。
搶抓市場善于創新
西康村山大溝深,坡地居多,村民散居在山嶺上。早在2013年,趙王琦就采用散養的方式,在西康村的山坡上投放了100多頭土豬。這些土豬出欄后,豬肉投放市場,很受消費者青睞,一時供不應求。趙王琦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豬肉的品質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
趙王琦在北京參加培訓結束后,看到了生態豬的發展前景,于是就在龍駒寨街辦保倉村建起了一個占地700多畝的生態養殖園。保倉村遠離縣城,坡地資源豐富,為散養黑豬
散養豬以山上的野草等為食,不用人工飼料喂養,生長周期長,瘦肉率高,肉的品質高于圈養豬,在市場上的售價比較樂觀。目前,該生態養殖園散養黑豬300頭,其中母豬存欄50頭,年銷售量約2000頭,年銷售額達到300多萬元。這些黑豬肉大都進入西安永輝、華潤萬家等大型超市,成為
“現在還是要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向年產5000頭奮進。”趙王琦滿懷信心地說。
2019年,丹鳳縣制定出臺重點推進六大產業發展支持辦法,支持發展以雙孢菇為主的食用菌、以天麻為主的中藥材和核桃、肉雞、艾草、毛驢等六大產業,打造名優農特產品,將建檔立卡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上,讓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增收。
當年5月,趙王琦響應號召,利用寺坪鎮甘溝村的村集體經濟資金,在寺坪鎮甘溝村修建了驢場。“這要感謝黨的政策,他們熱心地牽頭買驢、為銷售渠道搭橋,給予了我們很大幫助。既然政府相信咱們,借了咱們這么一大筆資金,那咱們就一定要干出成績。”趙王琦說。
目前,該驢場出欄120頭驢,年銷售額達到80多萬元。驢場每年會拿出6%的利潤分給村上,同時每年給10戶貧困戶每戶分紅2950元,連續分紅3年。
心懷感恩帶民致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趙王琦富起來了,同村的很多鄉親們還處于艱難困苦之中,趙王琦看著鄉親們,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時刻琢磨著,一定要多為村民提供務工機會,竭力為鄉親指導技術,帶領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2014年,趙王琦同父親一起成立了藥材合作社,主要經營山茱萸、天麻、茯苓等中藥材。“這個藥材合作社主要給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幫助他們銷售。”趙王琦說。2015年,他又在江灣村修建了占地400平方米的藥材加工廠,工廠主要承擔山茱萸的脫皮烘干、天麻的清洗烘干等工作。
目前,中藥材合作社雇用了10多個人,其中10人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石錄軍于2012年從西康村搬遷至江灣村后沒有穩定的工作,趙王琦見他踏實肯干,正直誠懇,就把他招聘到合作社負責加工藥材、培植菌種等工作,現在已經成為合作社的骨干。
這些年來,懷著一顆帶領村民致富的初心,趙王琦一直在為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44歲的王春來家住三皇廟村,在黑豬生態養殖園主要負責喂豬、趕豬。
“我要照顧家里人,出不了遠門,在這一個月能賺2000元,管吃管住,屋里事情不耽誤,挺好的。”王春來笑著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合作社、養殖場的輻射帶動下,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步一步擺脫貧困。趙王琦用實際行動發展產業,懷著感恩之情帶領鄉親脫貧。他雖歷經艱辛,但不懼困難,愈挫愈勇、心懷感恩,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