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汪 锳)近年來,丹鳳縣探索四個平臺支撐、四項舉措培育、三種方式招引、三項機制保障的“4433”工作新路徑,深入開展農業科普宣傳、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高素質農民和致富帶頭人培育等工作,不斷培育“土專家”“田秀才”,引導更多的優秀人才到鄉村振興一線獻才獻智、建功立業。
建設“四個平臺”,培育各方人才力量。丹鳳縣按照“有統一標識、有基礎硬件、有體驗空間、有配套服務”標準,建成6個示范人才驛站,為“土專家”“田秀才”建設活動場所;建成10個專家工作站,引進11名行業領域領軍人才到企業開展技術“傳幫帶”,支持發展中藥材產業、食用菌新技術推廣等項目;組建10個人才服務團和8支產業服務先鋒隊,推進生產能手、經營能人等培育工作;建立協作區幫扶工作團,引進外力壯大鄉土人才隊伍。
實施“四種舉措”,壯大鄉土人才規模。丹鳳縣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培育,年計劃培育鄉村人才200人以上;實施“領頭人”學歷培育,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育培訓班,培育產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積極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就業再就業培訓、轉崗培訓等各類職業培訓,已開展家政服務、電子商務技能、廚師各類培訓40余期、培訓6800人次;設立10個科技服務示范基地,把課堂上到田間地頭,及時答疑解惑,精準有效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
聚焦“三種方式”,多方招才引智。丹鳳縣積極構建人才政策體系,制定人才工作制度,設立專項資金,用于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等;扎實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引進高層次人才22名;健全引才機制,落實包抓責任,組建引才小分隊,開展引進人才服務,支持鄉土人才發展。
強化“三項機制”,促進鄉土人才發展。丹鳳縣通過評選表彰進一步激勵激發鄉土人才成長,全縣獲“商洛市十佳農村實用人才”“商洛市十佳職業農民”“商洛市最美職業農民”“丹鳳縣十佳農民”“丹鳳縣優秀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或表彰獎勵27人次;建立“每月一研判、每季度一調度、每半年一匯報”的干部人才工作機制,及時研究推進鄉土人才培養工作;建立考核考評機制,月督查、季通報,對日常工作進展、典型事例、督查整改等情況跟蹤問效、規范化管理、動態化推進,高質高效推進“土專家”“田秀才”作用發揮。
截至目前,丹鳳縣有各類“田秀才”“土專家”(農村實用人才)3967人,其中認定為農村致富帶頭人503人、職業農民850人、高素質農民423人,有力促進了全縣農村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