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趙滿平 陳 冬)近年來,為有效破解管理難、服務難、治理難問題,丹鳳縣商鎮桃園社區探索出“一核五化”社區治理新模式,構建起了黨建引領為基、網格治理為路、民生服務為本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核心。縱向構建“社區黨總支—功能黨支部—片區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體系,橫向建立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的“1+2+N”小區治理共同體,縱橫交叉,打破區域壁壘和條塊分割,使黨組織鏈條延伸至基層末梢。
社區治理網格化。重新調整劃分58個片區小組,對1847個房屋進行重新編號管理和人員信息登記,精準摸排常住人口1438戶3923人、外來戶358戶1395人;對社區68名孕婦、殘疾、獨居老人等特殊人員全部登記造冊,指定30名黨員干部“點對點”上門服務,加強聯系,積極化解各類矛盾15起、解決困難32件。
三治融合一體化。開展“法治保平安、德治育民風、自治增活力”活動,今年,評比出“五美庭院”10戶、“最美婆媳”8人、“星級文明戶評選”15戶,近3年來,轄區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
產業發展多元化。投資132萬元,建成3000多平方米香菇種植大棚25個、百噸氣調庫3個,種植香菇30多萬袋,銷售干、鮮香菇5萬公斤,實現營收80多萬元,帶動本地脫貧勞動力68人,人均增收2萬元。與新雨丹公司對接建成百畝中藥材供應基地,輻射帶動本社區和兩個移民點120戶群眾務工增收。
服務保障規范化。大力開展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美化提升民居300戶,拆除違法構筑物50多處,組建了“巾幗”婦女志愿服務隊、“夕陽紅”五老志愿服務隊和“老兵”退役軍人先鋒隊,帶動500多人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制度建設長效化。創新“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和網格員接單”便民機制,常態上門開展便民“微服務”80多次。與社區愛心超市相結合,建立“月積分、季考評、年評星”考核制度,有效激勵網格員積極干事、服務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