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書章

省人社廳駐陽陰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顧險峰查看香菇長勢。

陽陰村村民在食用菌產業園采摘香菇
秦嶺深處,草長鶯飛,滿目皆翠。4月7日,記者驅車前往距丹鳳縣城50多公里的武關鎮陽陰村,在采訪中發現,這個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在省人社廳及其駐村工作隊大力幫扶下,如今已實現華麗嬗變。
一一精一準施一策一一一一一
陽陰村屬于典型的溝壑地貌,多年前,由于居住條件差,交通不便,群眾致富門路窄,一些群眾遷往外地居住。
“以前,我們村交通條件不好,進出村子只有一條砂石路,路況特別差。現在,進出村子有4條水泥路,連各組道路也硬化了,真心感謝省人社廳給我們辦的實事。”60多歲的村民代太榮說,“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過上了小康生活。如果沒有省人社廳的幫扶,真不敢想象現在是個啥樣子!”
自省人社廳幫扶陽陰村以來,建立了“廳長掛帥、副廳長輪換負責、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幫扶對接困難戶、工作隊駐村幫扶”的工作機制,舉全廳之力,真幫扶,促實效。
多年來,省人社廳領導多次到陽陰村調研走訪,了解存在困難和問題,制定幫扶計劃,給予人力、財力、物力支持。歷任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與當地干部群眾打成一片,用心用情修路、拉水,幫助群眾發展食用菌、茶葉、天麻、核桃等產業,讓群眾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省人社廳幫扶之初,第一任駐村干部面臨的條件最為艱苦。駐村干部盯準養殖業,為每戶村民提供一頭豬仔。為改善基礎設施,他們勘察花陽路,幫助建立鑫盛陽產業園。進行數據清洗,開展精準識別,規模養殖雞、羊。推進‘三變’改革,建立茶園,硬化通組路;建起村集體經濟,修建便民橋,完成道路亮化等工程;結合實際,協調實施安全飲水等10多項涉及民生的工程建設。”村黨總支書記李敏說,“顧險峰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和駐村隊員持續抓好特色產業發展,更加重視扶志扶智,開展移風易俗,不僅讓群眾富口袋,更讓群眾從思想觀念上富了腦袋。”
一一幫一到實一處一一一一一
“您瞧瞧,我們陽陰村的道路加寬了,路面硬化了,房子改造了,路燈也亮了,整個村子環境越來越美了……”61歲的村民代太坤說,“你現在看到的這些變化,是這些年省人社廳駐村工作隊給我們的幫助,讓我們真真切切享受了黨和政府的關懷。”
代太坤腿部殘疾,以前生活十分困難。近年來,隨著產業幫扶、扶志扶智活動的開展,村里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群眾性的文化生活也豐富了起來。代太坤在享受了國家的危房改造、殘疾人補助、特困供養等政策后,他對幸福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這兩年,他特別能吃苦,現在年收入在1萬元左右。
“以前,我覺得村干部辦事推推托托,我確實不滿意。現在可不一樣了,村干部把我們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每件事都有結果,非常滿意。”代太坤拿出《林權證》說,“辦這個《林權證》太不容易了!幸虧駐村工作隊與村干部多次協調,我們才順利拿到《林權證》。”代太坤說。
李敏目睹了陽陰村的發展變化,他深有感觸地說:“從2014年,省人社廳就開始幫扶陽陰村。在省人社廳歷任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村里的產業興了、群眾富了、民風也好了。”
一一產一業富一民一一一一一
在陽陰村茶園基地,顧險峰和工作隊員商量著打造130畝精品茶園的事。村民李道德和工人正在給茶苗修枝追肥、除草、維護噴灌設施。
顧險峰說:“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凡事多聽群眾的意見。我們把群眾滿意作為駐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這樣,才能贏得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陽陰村地理位置偏遠,村民長期以來主要依靠種植香菇增收致富。顧險峰帶領工作隊和村“兩委”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丹鳳縣艷陽春菌業有限公司的產業優勢,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如今,該企業已帶動全村180戶群眾發展香菇、天麻、核桃、茶葉、中藥材等多種產業。今年,全村發展香菇種植80多戶,種植香菇400多棚約75萬袋,預計年增收約150萬元。發展天麻種植130戶20多萬窩,預計增收400萬元,可為脫貧戶及監測對象戶均增收1.9萬元,人均增收5600元。現在,全村發展養殖大戶10戶,帶動83戶村民務工,人均年增收1.8萬多元。
10年前,由于兩個孩子上學等原因,村民黃方貴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但他頭腦靈活,手腳利索,人勤快、能吃苦,在省人社廳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的幫扶下,每年發展香菇1萬袋以上,還參加了省人社廳組織的家政、烹飪、菌業種植等實用技術培訓,享受了產業政策補助,如期實現了脫貧摘帽。
黃方貴脫貧后,及時掌握新技術,產業越做越大,繁忙時節帶動周邊10多人在他的香菇產業基地務工。現在,大家都開玩笑叫他“黃百萬”,黃方貴總是樂呵呵地說:“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和人社廳工作隊幫助,我哪會有現在的好日子!”
多年來,省人社廳一輪一輪的駐村工作隊聚焦群眾“家門口就業創業”,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解決了一件件群眾急難愁盼實事,化解了一件件陳年矛盾糾紛,贏得了陽陰村群眾的真心點贊。
“組織信任我們工作隊,群眾擁護我們,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強大動力。我們要在這里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不能辜負了領導的重托和群眾的期盼。我相信,陽陰村一定會越來越好!”顧險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