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龍
在基層鄉鎮工作,我一直對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關注,這不僅是職責所在,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追求,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追求在自然中返璞歸真。
記得2015年我剛參加工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撿拾垃圾。當時,全縣上下持續在搞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我和同事們在下鄉途中只要看到路邊有方便撿拾的垃圾就立刻去撿,從鎮上的主要領導到一般干部都是這么做的。到了2021年,商洛市提出建設“秦嶺山水鄉村”,一下子又將環境衛生保護工作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剛開始對這句話的感悟還不太深,直到今年以來目睹了洛南縣三要鎮永坪村發生的變化,對這句話才加深了理解。
永坪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有310戶1170人,是省級標準化示范村、市級文明村、全縣“鄉村振興紅旗村”,同時也是我到三要鎮工作以來包聯的第一個村。依稀記得永坪村曾經拿過環境衛生考核的后進位次,但也是從那時開始,村“兩委”一班人痛定思痛、知恥后勇,下大力氣整治全村環境衛生,家家戶戶門前干凈整潔、入室窗明幾凈,整個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
人常說:站得高看得遠。2月12日,縣上主要領導來到三要鎮永坪村優質小麥試驗田調研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當時便提出了在永坪村小麥試驗田打造“網紅打卡點”的建議。在鎮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這一想法如今已變為現實,原來的水泥路面上繪制了一些活潑生動的卡通圖案,整條路變成了“五彩跑道”;路兩旁是金黃的麥浪,一派豐收的熱鬧景象。近幾日,去永坪村旅游打卡的人越來越多,有效地拉動了當地的經濟增長,也讓村民獲得了不少生態紅利。
除了生態環境好,永坪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民風好。村上積極謀劃,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集體活動來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比如每年舉辦的“黨建引領聚民心,重陽共建魚水情”敬老愛老活動,邀請全村60歲以上老年人一起吃團圓飯,給他們敬獻紅圍巾、福字和生日蛋糕,組織志愿者給他們免費理發等。這些活動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為永坪村的文明鄉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村黨員群眾擰成一股繩,“把自家日子過紅火,把全村面貌變個樣”成為群眾一致的呼聲。
這便是我用一個不夠全面的視角看到的永坪村,其實它還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如果你有機會走進它,就一定會發現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