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 珺)近年來,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商洛生態優勢,圍繞打造“一都四區”,堅持“六個突出”,牢牢守住生態底線,創新生態制度體系,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成效明顯。
突出主題主線,明確目標任務。我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原則,緊緊圍繞“治污、保護、發展”三大任務,科學編制創建規劃,明確創建目標分三步走:2021年全面啟動創建工作,到2023年創建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區,到2025年創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區。堅持市縣同創目標,全面推進市級及7縣區創建工作科學、正確、有序開展。
突出主責主業,充實創建力量。市委、市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納入“軍令狀”,主要領導多次過問、謀劃推動;成立創建工作推進專班,專職負責創建日常工作,指導督促各縣區同步開展創建。自上而下,層級負責,為創建扎實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突出特色特點,強化亮點打造。我市在完成創建規定動作的同時,聚力推動“打造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平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示范平臺、秦嶺生態文化示范平臺;建設秦嶺生態博物館和商洛秦嶺生態植物園;實施城周綠化提質、藍天鞏固、碧水改善、青山保衛、農村清潔、綠色低碳建設、環保能力提升、綠色產業轉型八項工程”,指導各縣區進行亮點精品工程打造,開展生態價值實現路徑創新性探索,全方位展示“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的魅力,柞水縣榮獲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
突出高質高效,嚴格過程管理。市政府與各縣區和創建專班成員單位年初簽訂年度創建目標責任書,全面落實創建責任和工作任務。建立周通報、月調度、季督查、年考核制度,考核結果按分值權重計入年度考核綜合評定成績,作為年終目標責任考核依據,以強有力制度推動創建工作高質高效開展,商州區、柞水縣創建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獲得生態環境部命名。
突出協力協同,聯動同向發力。市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區創建納入“六城聯創”內容,定期召開政府常務會、工作推進會督促創建任務落實;市政協組成視察調研組,深入縣區、市級部門視察指導創建工作;市決咨委赴貴州省貴陽市、六盤水市考察學習創建工作經驗,形成考察報告報市委、市政府參閱;邀請行業專家開展業務培訓10余次,不斷拓寬視野創新思路,為創建工作源源不斷注入生機活力。市級創建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指標經自查全部達標,市縣創建規劃全部編制完成,為省上核查驗收搶得了主動,贏得了先機。
突出共建共享,加強宣傳教育。我市舉辦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節、22℃商洛四季營銷活動等,全方位展示商洛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創新載體、突出特色、深入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宣傳活動,不斷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全面提升公眾生態自覺,將創建工作由“政府推動型”轉向“社會推動型”,加快形成共治共創共享的良好格局,“秦嶺最美是商洛”生態形象品牌和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