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明博 余海龍)近年來,商南縣從“選、育、管、評”入手,全方位加強黨建指導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國有企業、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
嚴格標準“選”。按照組織推薦與國有企業、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選擇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定職責任務、雙向選擇、雙向鼓勵、雙向管理“一定三雙”辦法,通過在鎮辦干部中“選”、年輕后備干部中“挑”、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中“配”等方式,切實把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溝通能力強的黨員干部選派到黨建工作指導員崗位。目前,已向國有企業、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5批次,共計503人。
多元培訓“育”。按照崗前培訓與定期教育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散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原則,搭建黨建指導員學習交流平臺,通過召開座談會、舉辦培訓班、現場觀摩交流等形式,開展以黨務知識、企業常識和工作方法為主要內容的多元化培訓,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指導員的能力和素質。全縣先后舉辦黨建工作指導員培訓班8期,培訓黨建工作指導員823人次,實現全員輪訓。
健全制度“管”。按照組織部門、派出單位、聯系企業“三方聯動管理”原則,制定定期聯系溝通機制,建立健全每周填寫一次紀實手冊、每月聽取一次工作匯報、每季度召開一次交流座談會、每半年召開一次現場觀摩會、每年年終進行一次述職評議“五個一”制度,規范推行年初簽訂目標責任書、承諾書、填寫《工作紀實手冊》“兩書一冊”管理,不斷激發黨建指導員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動力和活力。
多方聯動“評”。按照平時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縣委非公和社會組織工委、派出單位和派駐企業聯動考核體系,完善細化工作實績、社會反響、考核評議賦分標準,綜合運用查閱資料、現場查驗、實地走訪、民主測評等形式,對黨建工作指導員進行實績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先樹優、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激勵黨建指導員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干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