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武
在商南縣,活躍著一支“特殊的志愿者”突擊隊,奔忙在抗疫一線。他們就是商南籍退役軍人疫情突擊隊。在部隊服役期間,他們是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基礎磚”;退役后,他們又是在急難險重任務前沖鋒的“急先鋒”。他們用實際行動向家鄉父老交出了自己“退役不褪色”的答卷。
若有戰召必回
2月6日,商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緊急黨組會,研究當前形勢下如何發揮好退役軍人這支隊伍在防控疫情中的作用。時間就是生命。局黨組會議后,局辦發出招募令,退役軍人防疫阻擊戰正式打響。宣傳工作、統計人數、聯絡方式、準備物資、與縣防疫辦對接等工作也迅速鋪開。
從中午12點發出招募令開始,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人員電話就沒停過。到晚上18點,申請報名人數已達80多人。鑒于疫情防控期間的實際要求,經篩選,第一批突擊隊30人于當日組建完畢。退役老兵們紛紛報名要求志愿參加防疫突擊隊。截至當晚24點前,報名參戰人員已超過200人。招募令發出的當天下午,許多退役老兵驅車趕往退役軍人事務局,要求報名參加疫情防控突擊隊。但因防疫實際需要,突擊隊挑選的人員全部為40歲以下,身體健康、近期沒有外出、沒有和疫區人員接觸史,且在城區有住房家里沒負擔的退伍兵。面對強烈要求參加一線防疫的退役老兵們,經工作人員再三講解挑選突擊隊人員要求、做好情緒化解和承諾有需要再招集的承諾后,老兵們才悻悻離去。
2月7日早8時,30人的突擊隊準時集結到位,上午10時前,所有人員已全部抵達縣防疫一線。
無怨無悔上一線
參加突擊隊的老兵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外出返鄉務工人員,有私企老板,有單位業務骨干,還有來自其他防疫戰線的志愿者。
老家在金絲峽鎮的李富罕,是一位即將退役的現役士官,如愿成為志愿者后,他嚴格按照突擊隊要求,擔負起自己的執勤任務。在2月23日深夜執勤中,他被風寒侵襲患了重感冒,一度高燒,連夜被送到縣醫院,在經檢查排除感染新冠病毒后,他掛著吊瓶又要去值班,及時被突擊隊領導強制安排居家休息。他感冒稍好點后又想到崗執勤,在一次次被拒絕后,他滿是歉意地說自己就是想在防疫戰線上出點力,沒想到給咱退役軍人添了麻煩。
參戰的退役軍人沒有一個逃兵。在工作分配中,他們沒有“挑肥撿瘦”,縣防疫辦安排到哪就去哪;剛開始防護器材不全,他們就自帶裝備上一線;他們相互監督防護程序和措施執行;交通不便,他們就提前從家走或半夜騎摩托,堅持按時到崗。
連續作戰不退縮
37歲的賀力偉是商南縣新興賓館的老板,當他從新聞中得知新冠疫情發展迅猛后,身為黨員的他再也坐不住。他使出渾身解數說服家人、做通老家支部書記工作,第二天立即驅車趕回老家,當天就參加村級監測點工作。工作之余,他主動給監測點定時消毒、自掏腰包購買慰問品慰問執勤人員、把自己購買的口罩送給別人,直到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出招募令后,他才趕回縣城。
換上軍裝的賀力偉主動要求去最危險的滬陜高速入陜檢查站開展工作。在執勤點上,他延續部隊服役時的優良作風,按要求做好工作的同時,自告奮勇擔負起監測點的衛生、消毒和服務工作。務實、認真、勤快、嚴格,是高速檢查站同志們對他的評價。
值班輪休期間,賀力偉又參加居家小區的志愿活動。得知他穿迷彩服是在參加退役軍人防疫一線執勤時,小區鄰居好奇地問一天給發多少錢,賀力偉驕傲地說:“我是黨員又是一名老兵,能在這個時候為國家出點力,不給錢的志愿活動我愿意。”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2000年退役的軍人張軍是秀水建材的壁布經銷商。在參加執勤過程中,當他看到各執勤點人員連續作戰非常辛苦時,他就利用輪休時間,組織秀水建材市場各商鋪捐款捐物,籌集善款3.5萬元購買防疫站點的必需品。
在商南縣防疫阻擊戰線上,還涌現出老當益壯的李育良、提前上崗的張建勝、送樣急先鋒的寧濤、推遲訂婚的吳澤亮等“舍小家顧大家”的退役軍人;也出現撂下500元捐款就走的王勇進、代表參戰老兵執意捐款2000元的楊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