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不斷健全完善工廠基地托就業、技能培訓促就業、勞務輸出幫就業、自主創業帶就業、公益安置保就業、勞務組織穩就業“六位一體”就業扶貧格局,推進就業意愿、就業技能和就業崗位精準對接,實現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不返貧。
進一步抓好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強化訂單式、定向式培訓,推動勞務輸出由勞動力型向技能型轉變,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培養儲備實用人才,全年計劃培訓貧困勞動力1000人次。加強培訓機構、勞務中介機構和用工單位的對接溝通,促進培訓與就業緊密結合,提升轉移就業成功率。
認真落實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政策,全年計劃新增公益性崗位1000個。健全完善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市場體系,規范村級勞務合作組織運行,強化勞務對接,提高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鎮村人口集中區、移民安置點建設就業扶貧基地(社區工廠),擴大本地就業容量。持續推進蘇陜勞務協作,引進資金建設蘇陜協作“扶貧車間”,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確保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600人以上。
同時,扶持有創業愿望、具備一定創業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從事市場前景好、創業門檻低的項目,及時落實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大力推進縣、鎮兩級標準化創業中心創建工作,為市場主體提供“一站式”服務,新建就業扶貧基地(社區工廠)15個、標準化創業中心10個、就業扶貧返鄉創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