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去年以來,商南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開展秦嶺“五亂”問題專項整治,健全網格化信息監管系統,守好生態安全紅線,著力營造綠色宜居環境,筑牢高質量發展底線。
商南縣精準劃定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核心保護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立開發和保護并舉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強秦嶺生態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全面落實分級管控要求,嚴格產業準入,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強力推進河長制、路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健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體系。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探索分步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運營試點工作。強力推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禁捕工作,加強丹江、滔河等流域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統籌做好水資源管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揚塵治理、固體廢棄物管理等工作。
商南縣強化聯合執法、專項檢查,切實抓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野生動植物保護、小水電、秦嶺“五亂”問題專項整治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等重點工作,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懲破壞秦嶺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扎實推進“四大保衛戰”,統籌抓好揚塵管控、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散亂污”綜合整治等工作,持續加強重點企業土壤污染源頭監測和風險管控,嚴厲打擊固體廢棄物非法處置行為,確保丹江等流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完成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指標任務。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生追究”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大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力度,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同時,商南縣在循環發展上出實招,探索碳中和機制路徑,持續推進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工作;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強力推動富水新型耐火材料鋁質沖板生產線、青山年產10萬噸飼料添加劑等3個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加快尾礦資源、工業廢渣再利用項目包裝建設,提高工業水循環利用率;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有序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利用,持續鞏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生態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等創建成果。大力開展綠色家庭、機關、社區、學校創建,深入開展“節能減排”活動,努力讓商南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