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連日來,商南縣五里牌超限運輸檢測站聯合交警、路政,加強聯勤聯動,開展312國道干線公路貨運車輛拋灑污染路面和危化品運輸車輛環境污染事件專項整頓,積極凈化路域環境,打造“靚麗商洛公路”名片。去年以來,商南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完善環境治理體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構建大生態、大環保工作格局。
縣上不斷強化組織保障,將污染防治攻堅戰寫入縣委全委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研究、同部署,并將生態環保工作每月提請縣委常委會或政府常務會進行專題研究,將污染防治攻堅戰列入全縣目標考核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倒逼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實到位;嚴格落實“河長制、路長制、田長制、林長制”,細化明確部門監管責任、鎮辦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夯實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縣財政每年預算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同時還將轉移生態支付資金的5%用于環境能力建設和業務經費。編制了《商南縣2021—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商南縣秦嶺污染防治專項保護規劃》等,建立了縣、鎮、村三級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
該縣還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落實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等制度,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修訂完善了《商南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形成了縣政府、環保部門和重點企業三級聯動的環境應急防控體系;制定了《商南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方案》,明確限制開發區、適度開發區等范圍,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夯實網格化監管責任,嚴把新建礦山審批關,有效保護了秦嶺生態環境。
同時,縣上嚴把環評審批關口,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環評法》等環境影響評價法律法規,認真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不斷加強丹江出境水質、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運行監管和外圍環境保障,定期開展城區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和重點排污單位監測,確保水質安全達標。規范固體廢物管理,排查清理丹江、滔河沿岸和新開嶺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等區域的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嚴厲打擊偷排偷放、亂傾亂倒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縣域生態環境安全。